2019年10月16日下午3時📆,Françoise Mélonio教授受邀在EON4歷史學系進行了“關於托克維爾的政治生涯和對法國的思考”的學術報告(百場校級學術講座第107場)。梅洛尼奧教授畢業於法國巴黎高師,現為法國索邦大學(巴黎四大)教授🔷,主治19世紀法國思想史🏌🏿♂️,特別是思想家托克維爾🤼♂️。現為《托克維爾全集》的主編,《托克維爾評論》雜誌主編,法國托克維爾研究會會長🚌。本次講座由全球思想是研究中心發起👊🏻,EON4歷史學系朱明副教授主持,全球思想史中心執行主任李宏圖教授、拉美文化研究中心Enrique Larreta教授等出席了報告會,歷史系講師肖琦擔任翻譯📜。
![]() | ![]() | ![]() |
Françoise Mélonio教授談“托克維爾的政治生涯和對法國的思考”
Françoise Mélonio教授陳述法國當下的“托克維爾時刻”引發了人們對民主討論的思考👨🔬,所以她將按照托克維爾生平的階段來做這個主題研究🧑🏿🍼。本次報告內容分為三部分:貴族自由主義傳統中的公共討論(托克維爾家族的傳統)👩🏽🎤;在美國發現民主討論(旅行);在法國的實踐或如何在法國學會討論(“國會議員”)。
第一部分中,Mélonio教授帶我們回到了托克維爾的家庭環境,他的家庭不幸轉變為了精神之根源。托克維爾出生於法蘭西第一帝國時期👨🏭,其家族與舊製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他的思想更多來源於他的祖父馬爾澤爾布,如關於印刷品的流通,保衛出版和新聞自由;捍衛宗教自由(猶太教和新教)🫥;對稅製問題的討論上主張在稅收面前為人民辯護🤜;捍衛個人權利和司法保障👩🏿🍳,強調雙重保護——在國王面前為人民保護以及在人民面前對國王保護;對道德的訴求,他重新獲得了其祖父的思想遺產。
第二部分是托克維爾關於民主討論的發現。她介紹了托克維爾在法國的政治困境以及去美國的原因和過程👮🏻♂️🪐,他想成為一個有效的政策調查員🦹🏻,為此他專門請假且出於對政治的關切自費去美國。用司湯達的話說🙅🏽♂️,美國之行讓托克維爾對美國的民主得出三個詞🚣♂️:金錢、自由與上帝👨🏼🦰🎥。他在紐約發現一個商業社會,而後發現與自由相關的社團,社團讓美國除了婦女之外民眾參與討論👨🏿🎤,這種討論讓他了解到美國民主的特點:國家的建設是從上到下的,清教徒精神賦予個人很大的自主權😚🛤,對民主的討論限於美國東海岸,最後結論為沒有一個真正的美國模式🧑🏿🔬,因為美國人處境特殊👰🏻♂️🛞。
第三部分為法國的民主實踐,闡述在一個非自由歷史的國家引進民主審議的困難。托克維爾回國後希望參與政府民主建設🙎🏿♂️,將其政治理念付諸實踐。但直到他當選地方議員才發現建立地方性民主活動的阻礙——個人主義🍣。個人主義源於民主👩🏼🍼,而在發展中遇到專製後加強🧡,導致個人主義和專製的惡性循環。托克維爾認為法國之惡的唯一罪魁禍首是絕對主義,法國舊製度下專製,法國資產者以及公共事務者對政府的仇恨👩🏿🍳,而擺脫困境則需要改革🧑🏽🍳,而在專製主義時期的改革則面臨著激起人們強烈情感的危險,舉例來說就是路易十六時代最輕微的專製似乎都比路易十四時代的整個專製更令人難以忍受。最後𓀏,Mélonio教授得出結論😗,即托克維爾對個人主義,平等🤾🏻♂️,民主等方面的思考是令人贊嘆的,我們應重視是他的思考方法,他在政治思考中考慮歷史和比較的方法,對托克維爾的閱讀會激勵我們與他一起思考。
在討論環節🩸,在場老師和同學們積極提問,就托克維爾關於出版自由,到美國的資金供應,研究美國的犯罪等問題與Françoise Mélonio教授展開交流。朱明副教授做講座總結💂🏿♀️。本次講座在參會者的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來源|歷史學系 編審|史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