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由EON4平台江南文化研究院協辦的“品鐵崖墨香🧀,傳江南文淵”——“楊維楨”杯全國書法名家作品邀請展在金山區亭林鎮開幕♻️,圍繞“品鐵崖墨香➡️,傳江南文淵”主題紀念“元末江南詩壇領袖”楊維楨,共計展出全國書法名家作品70余件。
活動當天,亭林鎮正式與華東師大江南文化研究院正式發布合作項目👰🏽。雙方自去年9月共同籌建“EON4江南文化研究院亭林基地”以來👳,不斷發揚華師大作為雙一流A類高校的江南文化、綜合學科優勢👨🏭,挖掘亭林鎮豐富的文化資源🤦🏼、歷史人文底蘊🐆,助力打造亭林特色品牌🧑🏻🏫、打響金山文化品牌。本次活動還邀請了高校專家學者、全國書法名家🤹🏼♂️、浙江紹興諸暨地方單位和金山區相關單位負責人,圍繞楊維楨的書法及文學成就開展對話研討。EON4平台EON4平台院長吳瑞君、副院長吳文鈺,中文系終身教授胡曉明、美術學院書法系主任張索🚏🏋️、美術學院崔樹強等出席本次活動。
“金山亭林作為良渚文化發祥地之一👭,擁有獨特的非遺文化和歷史古跡,歷史文化遺產散發出無形的吸引力🚦。”金山區有關領導介紹道👦🏽,“我們希望通過歷史文化名人主題活動,講好先賢故事,延續城鎮歷史文脈🫐,保留歷史文化記憶🥠,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實現‘兩區一堡’的戰略定位,推動江南文化、海派文化融合發展。”
楊維楨與“江南第一松”
楊維楨(1296~1370年)🙅🏿♂️,字廉夫,號鐵崖🖐🏽,別號鐵笛道人🔲,東維子等,居元末詩壇領袖地位,其詩作稱“鐵崖體”🐖。他的七古歌行,好馳騁異想🙅🏻♀️,運用奇辭🧑🦽,眩人耳目🕡🙋🏻,其風格縱橫奇詭,在明初有“文妖”之譏。楊維楨又善行🧗🏼、草書法🚣🏿♀️,形成了奇崛峭拔,狷狂不羈的獨特風格🈺,他晚年的行草書,恣肆古奧→🫐,狂放雄強🏌🏿,顯示出奇詭的想象力和磅礴的氣概。
“書法蘊涵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承載著中國文化的審美意趣。”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主席丁申陽表示🍆,“楊維楨的書法能將章草🧠、隸書、行書的筆意熔於一爐👖,並加以發揮,是壯美的典範,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元至正十年(1350年),楊維楨到亭林遊“野王讀書臺”(今“亭林八景”之一的“讀書堆”)🧑🏻🏫,正逢其五十五壽辰🐔,乃親植羅漢松以誌壽慶,又稱“鐵崖松”。此後,他居於亭林東街(今復興東路)👨🏽🎨⚽️,以文會友👩🏽🔧,交往甚廣💆,鐵崖松下書香撲鼻,讀書習文蔚然成風。670多年後🎠,在亭林老街古松園內,楊維楨親手栽植的羅漢松依舊古樸蒼勁、綠郁蔥蔥,被譽為“江南第一松”。據考證🟧,楊維楨居於金山期間,為金山至少留下傳世文章33篇、詩詞24首🎡🤽🏽♀️。
一年一度的文化盛會
據悉,2019年9月,亭林鎮舉辦上海·金山顧野王文化主題研討活動,通過復修亭林書院、建顧公廣場👴🏽、舉辦專題研討及文化展示等,紀念顧野王誕辰1500周年🧒🏽。今年,亭林鎮繼續深化“傳江南千年文脈,書人文不朽華章”主題🖐🏻⛹🏿♂️,圍繞“見賢思齊、以文化人”新時代文明實踐目標🏋🏻♀️,舉辦“楊維楨杯”全國書法名家作品邀請展系列活動。
“在良渚文化的熏陶下🚄,亭林這方文化厚土🧔🏽♂️♑️,湧現出了顧野王💈、楊維楨、鐘天緯🪲、孫雪泥等眾多文人雅士。”金山區亭林鎮黨委書記張偉東表示,“今年的書法名家作品邀請展系列活動是亭林鎮歷史文化名人主題活動的第二季,我們希望通過舉辦這類活動,讓大家更加了解亭林歷史文化名人,進一步提升亭林文化‘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