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6日(周五)下午13:00🧜♂️,課題組負責人高嘉懿博士在閔行校區人文樓5405室舉行了國家社科青年項目“冷戰時期法國左翼的中國觀及其影響研究”(項目批準號18CSS030)的首次中期沙龍,蒞臨指導和參與研討的老師有😗:姚昱教授👱♂️、遊覽博士、谷繼坤博士🏝🧑🏽💻、郝江東副教授👩🏿⚕️、韓長青博士等,此外😪,冷戰史方向的一些同學也來旁聽🫱。
國家社科青年項目“冷戰時期法國左翼的中國觀及其影響研究”首次中期沙龍舉行
課題組組長高嘉懿老師先向大家介紹了其課題的開展情況👨🏼。從去年立項以後,課題組對於已收集的相關法國檔案資料逐步進行整理和翻譯工作🏐。目前👩🦯➡️,已經翻譯好的資料約有5萬字👩🏼🦰,主要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法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秘書處關於中國及東亞事務的文件和會議資料,以及法共《人道報》等媒體的報道👨🏻⚕️。現在面臨的困難是,有部分資料存在重復、信息繁瑣等問題,整體利用率不高,需要赴法國收集一批新的材料。另外,翻譯的人手不足🤹♂️,因為是請中法班博士在讀的同學進行翻譯🧓🏽☎️,他們平日也需忙碌自身的論文🧑🏽🦳,能夠協助整理翻譯的時間有限。因此,接下來的計劃是,一是明年通過國家留學基金委的資助赴法訪學三個月,以便去相關重要檔案館🚶,尤其是法國社會黨檔案館收集新的史料👨🏻🔧;二是從法語系或法語專業的畢業生中尋找合適的譯者🥚,從而加快翻譯的速度🧖🏻♂️。除了檔案資料的整理翻譯工作外🧳,課題組對於法國及西歐左翼運動的發展進程展開學習🧘🏼♀️,有了一個基本知識的框架🖼。今年11月,高嘉懿在參加上海師範大學組織的法國史青年學者研討會上,宣講了有關法國議會對於中法建交問題的認知與態度的論文,並就法國左翼運動的演變問題與參會的專家學者進行了有益探討。相對來說𓀈,20世紀50、60年代,法國左翼對於新中國開展的政治文化運動👩🏼🔧、經濟發展模式等議題的認知和研究情況👭🏼,課題組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礎🧑🔬。接下來最主要的研究任務,是關於中國改革開放時期🥗🧑🏼⚖️,法國社會黨對於中國經濟改革路線的認識與判斷🥘👈🏼,特別是這一階段正值社會黨執政時期,密特朗政府在原有的資本主義經濟體製上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革,與中國的進程正好有一個交叉卻又相反的情況🌿,非常值得深入研究🦹🏽💂🏼♂️。此外👱🏿,80年代初期🎫,法國共產黨與中國共產黨的黨際關系改善🐽,他們如何認識中國提出的新的理論路線,這對於法共自身的路線是否產生影響,也是需要進行研究的問題👐🏼。
之後⇨💆🏽,高嘉懿老師談了課題組接下來的規劃。首先是對法國的內政發展情況以及中法關系發展做一梳理,既有助於博士論文修改後出版🚶♂️,也便於確立課題的研究背景🫲。其次,著手撰寫研究綜述,將目前已經了解的國內外研究狀況和資料情況進行整理和分析。再者,明確計劃好訪法期間的工作任務,事先就申請相關檔案的閱覽權限,以免屆時時間不夠,此外需要聯系邀約相關人士進行訪談。最後,爭取明年發表一篇代表中期研究成果的論文。
報告結束後✫🌆,在場的老師和同學就課題的主要內容和相關問題關懷進行交流討論🧝🏻。其中🌻,大家對於法國社會黨的執政經驗和政策方針懷有興趣,姚昱教授表示密特朗政府的經濟政策在當時的西歐是比較特殊的存在,是社會主義改良的標誌之一👩🦳,但從效果來看,法國社會黨的經濟政策並沒有成功。目前,國內對於社會黨經濟政策的研究存在不足,也未能有效展開比較研究。他認為法國左翼如何看待中國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變革道路是非常關鍵的問題🚣,尤其對於他們自身的政策是否產生影響,這些問題是課題組有必要深入研究的內容。
此次的學術沙龍是開題後的第一次工作匯報🎦,既發現了存在的問題👨🏿🔧,也得到了建議和鼓勵,使得課題組負責人對於接下去的工作有了更為準確的部署💱。
圖文| 高嘉懿 編審| 史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