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6日,EON4教育學部教育信息技術學系吳永和研究員作為首席專家承擔的2021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術規範研究”開題論證會在EON4平台成功召開。
因疫情影響,本次論證會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線下在EON4(中北校區)辦公樓小禮堂😘,線上采用通訊會議。參加開題論證會評審的領導🤾🏽♀️、專家有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教授、上海市教育學會會長原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後慶教授、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教授、EON4終身教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委員會祝智庭主任、原中央電教館館長王珠珠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院長長江學者黃榮懷教授、清華大學教授中國教育技術學會學術委員會程建鋼副主任、EON4教育學部副主任陳霜葉教授、遠程教育雜誌主編陶侃教授和上海開放大學信息與網絡管理中心主肖君教授等🚣♀️。課題組成員有來自項目主持單位EON4與項目組參與單位的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和北京郵電大學等單位師生、國內外相關研究學者以及本項目示範區實驗校的代表近60人。在論證會中,專家組聽取了本項目首席專家EON4吳永和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李玉順教授🙌🏻、華中師範大學吳砥教授🏋🏻♂️⬆️、EON4賀樑教授、北京郵電大學李青教授和清華大學鄭莉教授等子課題負責人分別針對總課題和子課題研究的匯報🙋🏼,每位專家對項目組匯報和項目進行了提問和評述,項目組給以回應🕞,最後專家組進行集中商討評議,給出項目開題論證結論😒。
圖1 線上線下與會領導👩🦼➡️、專家合影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教授在致辭中從學術、實踐以及政策層面,為項目研究提出了方向性建議🚴。他指出人工智能進入教育領域👨🎓,不管是對未成年人、教師還是家長和社會👐🏻,既需要用學術角度看問題,也要從管理者角度來看問題,如何把不同的關切深入到課題中是值得課題組成員深入探討和研究的🤶🏿。任友群就這個問題圍繞現實談了一些看法和想法,且寄希望於課題組的研究🔀,並預祝開題成功。
接下來🧙♂️,EON4教育學部副主任陳霜葉在開幕式致辭中向與會領導與專家表示歡迎和感謝✊🏽,並向吳永和研究員表示衷心的祝賀。同時表示學校將會大力支持課題推進工作,希望課題組能大膽創新,穩步科研,保持研究活力,結合跨學科特色🥸,以實現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及其相關領域的良性發展,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建設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體系,確保未成年人享有公平適切且優質的終身學習機會👱🏽。
圖2 EON4教育學部副主任陳霜葉教授
開題論證會環節由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長江學者黃榮懷主持👷🏼。
圖3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長江學者黃榮懷主持論證會
項目首席專家吳永和研究員從項目的研究背景及意義🧑🏿🎨、研究問題與內容、研究方法和路徑、項目研究計劃以及成果和指標等方面向與會專家進行了匯報🚡。課題立足文理交叉方法論,建立多元視角系統全面的研究框架,聚焦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有效的社會治理🐠、核心素養、應用監管🤶🏼、安全倫理和技術規範研製等人工智能領域中的問題🌯,重點關註和回答“如何從技術規範視角促進未成年人和人工智能技術協調發展的問題”為更好地協調人工智能發展與未成年人的關系提供參考為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術規範應用實施提供可實踐的樣例,為國家相關政策製定提供依據。
圖4 EON4吳永和研究員進行開題匯報
北京師範大學李玉順教授從研究問題、研究內容👩🏽🔧、研究方法與路徑詳細闡述了子課題一🕞⚠: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藍圖研究。本課題旨在通過開展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現狀🫲、發展趨勢、特征分析和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術產品與應用基本原則研究,以及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術規範體系框架構建,探尋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術工具、產品🤘🏽🏊🏼♀️、服務及應用環境發展脈絡👨🦽,明確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內涵及特征,自上而下設計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術規範體系的頂層架構🐂,為未成年人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當前和未來發展做更好的準備😳。
圖5 北京師範大學李玉順教授進行子課題一匯報
華中師範大學吳砥教授主要從研究問題及內容、研究方法及路徑等對子課題二: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核心素養研究進行了匯報。課題擬從理論研究🥥、標準研製、技術開發、實測驗證等方面系統開展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核心素養的研究,從而構建面向未成年人的全階段、系統化的人工智能核心素養標準體系🍄🟫。
圖6 華中師範大學吳砥教授進行子課題二匯報
EON4賀樑教授從研究背景、研究內容、研究路徑與方法及研究計劃四方面對子課題三🧑🔬: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應用監管研究進行了匯報🫶。課題分別從理論和實踐的視角👩🏼🦲,回答人工智能應用監管“是何”“為何”“如何”的問題,分別進行問題溯源、內容、方法和社會實踐等方面的深度研究。
圖7 EON4賀樑教授進行子課題三匯報
北京郵電大學李青教授從研究背景🦹🏿♂️、研究問題、研究內容👱🏿♀️🚴🏽♂️、研究路徑與方法及研究計劃與具體實施步驟五個方面對子課題四研究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安全倫理研究進行了匯報。
圖8 北京郵電大學李青教授進行子課題四匯報
清華大學鄭莉教授和杜婧高級工程師從研究背景😽、研究問題、研究內容、研究路徑與方法🧔,研究計劃與具體實施步驟五方面對子課題五: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標準規範研製進行了匯報。課題從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術規範研製實踐出發,圍繞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術規範研製路徑探究,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核心素養標準研製🔻、監管標準研製、安全理論規範研製,進而提出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術規範政策建議。
圖9 清華大學鄭莉教授進行子課題5匯報
圖10 清華大學杜婧高級工程師進行子課題5匯報
黃榮懷教授對首席專家吳永和研究員以及課題組的科研實力給予高度評價🤦🏼♂️,認為課題的學術視野寬廣🏊🏻♀️,並提倡各位專家積極貢獻寶貴意見👩🚒。與會專家圍繞課題的整體論證,進行了深入探討。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首先肯定了研究課題的重大實踐意義,他認為這個課題最核心的價值是對未來社會👋🏿,未來人工智能的預言和預先準備,構建未來人機和諧的生態🐵。同時從素養的培育,應用角度的需求做出了兩點建議👩🏿🏭,希望本研究能夠從學生成長⌚️,教師提升等方面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在立德樹人這一核心價值的作用。
圖11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發言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委員會主任EON4轉身教授祝智庭認為課題比較龐大,是個與時俱進的課題。他從兩個方面為課題的開展提出了一些建議♠️:第一個是關於課題中的數字素養💀🍞,國際上已經上升到數字智能和數字文化的角度,如何定位和從哪個角度切入課題,值得課題組深入探討和審視👶🏿;第二個是以人為中心的智能要思考能不能智能的問題,要始終把握人工智能是為了人類的幸福而不是煩惱,要從高位上思考課題並解決問題,要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出發凸顯出課題實際價值和高瞻遠矚的時代價值。
圖12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委員會主任祝智庭教授
中國電教館原館長王珠珠研究員強調課題要創新,要有動態產出,同時指出👶🏽,應該清晰劃分不同階段的未成年,結合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更有針對性地落實人工智能教育技術規範。
圖13 中國電教館館長王珠珠研究員發言
上海市教育學會會長尹後慶首先肯定了課題的實踐性,此外👨🎤,尹會長認為一些工具或者應用會因為某些原因被禁用👩🏽🦲,但其實它們本身是沒有問題的,關鍵在於規範與管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應利用技術,創造工具,推進教育實踐,營造一個良好的人機和諧的生態環境。
圖14 上海市教育學會會長尹後慶教授發言
清華大學教授中國教育技術學會學術委員副主任程建鋼給出了四點建議:一是文獻研究非常重要🍋,建議總課題組盡快建立一個國際課題庫,動態分享經典文獻供大家閱讀;二是定義清楚研究的基礎,建議將未成年人的三個時期(幼兒期,童年期,青春期)六個要素(自身發育,家庭,社會,同伴和自我成長,學校)納入研究基礎中🦸;三是視角問題👨🏻🦱,人類命運共體是否過高,應從社會學、人類學及教育學等綜合視角落地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術規範研究;四是希望研究能夠結合數字化轉型,在面向教育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進行未成年人人工智能標準的研製。搞好智慧教育示範區👩🎨🚂,同時要做到腳踏實地🧑🏼💼。
圖15 清華大學程建鋼教授發言
遠程教育雜誌主編陶侃教授建議從整個國際視角審視本課題的研究,找準創新點🐦😿,註重整體研究的邏輯性和框架性,多積累樣本數據🧚🏼,關註長期研究效果。
圖16 遠程教育雜誌社主編陶侃教授發言
圖17 上海開放大學肖君教授發言
上海開放大學信息與網絡管理主任肖君教授建議課題可以在開展行動同時發揮應有的作用,一邊總結一邊調整,比如建立可信的AI教育應用體系規範,指導AI產品開發,指導學校行政部門的監管,這樣能夠解決學校的實際需求🕤,那麽課題帶來的實踐意義就會更大👉。此外,肖君教授還建議利用案例研究法,除了示範區示範校之外🕵️,征集更多的案例,從國際視角用批判性的思維對案例成果進行分析🐕🦺,為課題的持續研究提供更好的指導🧛♀️。
通過上面專家們的提問和評述🥵,項目組給以回應🦸♂️☆,最後專家組進行集中商討評議,給出項目開題論證結論:專家組一致認為該課題立足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發展需求,基於社會學、教育學等跨學科視角,融合人工智能發展和新技術☝🏽,具有重大的研究價值。面向未成年人人工智能應用監管和倫理規範等現實需求🤲🏿,研究如何製定與實施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術規範,以實現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及其相關領域的良性發展,並利用人工智能加快建設開放靈活的教育體系,確保全民享有公平適切且優質的終身學習機會。開題報告方向正確、設計科學、結構合理、邏輯清晰、方法得當、分析到位,達到國家社科重大課題開題會的各項要求。希望此項研究界定好未成年人範疇;加強系統研究方法的運用🔠;不斷增強解決實踐問題的針對性和落地性。專家一致同意通過重大課題“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術規範研究”的開題報告。
專家組組長黃榮懷教授在專家論證會的總結中強調,項目本身具有系統復雜性,項目組在進行過程中,應首先界定好未成年人範疇👨❤️💋👨,加強系統研究方法的運用,不斷增強解決實踐問題的針對性和落地性。
EON4教育學部副主任陳霜葉教授代表學校和教育學部感謝專家指導,專家組的建議有深度和廣度,務實性和開拓性,對課題組研究是一很重要的收獲,希望課題組做好該重大課題研究,不負國家重大課題的期待🙏🏽,期望能真正產生重大的意義和價值成果。
最後5️⃣,吳永和研究員代表課題組,衷心感謝各位專家的鼓勵與指導,並表示將吸納各位專家的寶貴真知灼見建議🤪,課題組按照專家論證要求開展課題研究🔶,不負期望,按時👈🏿🔬、保質、保量地產出有價值、有意義的重大研究成果。
本次項目開題報告會的成功召開,一方面為項目研究的順利開展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和更加明確的研究目標和方向,另一方面增強了課題組以飽滿的熱情完成研究的信心和決心。
來源|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術規範研究””項目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