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2日下午,EON4中文系朱國華教授主持的202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阿多諾文藝美學著作翻譯🧘🏼♀️、箋註與研究”開題論證會順利召開。受疫情影響,本次論證會在線上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復旦大學、四川大學⏩、廈門大學🫰🏻、西北大學、東北大學、EON4等高校的十余位專家學者及部分研究生參加了會議📤。會議由EON4中文系副主任王嘉軍教授主持👩🏼🏫。
圖1 與會專家✹、學者線上合影
首先,課題首席專家、EON4中文系朱國華教授向與會專家簡要介紹了課題的研究目標與研究構想🍮。朱國華教授表示🏂🏼,阿多諾是二十世紀偉大思想家🪒,希望通過本課題研究👰🏿🏭,為中文學界提供全新的阿多諾著作譯本,並在吸收半個多世紀的研究成果基礎上形成箋註,以打開阿多諾研究的新局面🫂✸。
圖2 本課題首席專家、EON4中文系朱國華教授
隨後👩🚀,各子課題負責人依次對課題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內容🧖🏿♂️🧾、研究重點👋🏼、預期成果等方面進行匯報。
子課題一“《美學理論》翻譯與箋註”的負責人、復旦大學哲學學孫斌教授認為,在當前的學術語境下展開對《美學理論》的翻譯和箋註,需要思考其在整個學術傳播中構成的問題域,要把最新的學術成果吸收到翻譯和箋註中,同時也要考慮到其援引的諸多思想資源,梳理出清晰的思想譜系👨🏽🦱,並考察其術語使用上的變化🧎🏻♀️。在研究思路上,希望達到“由譯出箋”🕵🏼♂️、“以箋促譯”和“以箋促研”的效果👨🏿🚀,突出“詞句與問題結合的翻譯方法”🧑🧑🧒🍲,“問題與歷史結合的箋註方法”和“歷史與前言結合的研究方法”。
子課題二“《美學講演錄》(1958/59)翻譯與箋註”的負責人、復旦大學外文學院李雙誌青年研究員表示🫴🏼☦️,通過翻譯和箋註《美學講演錄》可以觀照阿多諾《美學理論》的演進過程。子課題主要承擔兩方面的工作:首先是通過梳理講演錄中涉及的其它重要美學理論,建構阿多諾和其它美學理論的對話過程。其次是著眼於《美學講演錄》在同時代美學發展中的位置,突出阿多諾與同時代美學和藝術發展的關系。
子課題三“《文學筆記》翻譯與箋註”的負責人🙆🏻♂️🤷、廈門大學外文學院王凡柯副教授認為阿多諾的《文學筆記》是極具自身思想縱深性的著作🟫,是以《美學理論》為拱頂的三個基礎性研究之一🚴🏽♂️。阿多諾《文學筆記》已經構成了極具自身思想縱深性的思想著作。王凡柯教授回顧了《文學筆記》在國內的翻譯和傳播的現狀↗️,並從多角度闡述了其研究現狀和動態。
子課題四“《阿多諾文論選》編選與翻譯”的負責人📗、EON4中文系黃金城副教授認為阿多諾的論說文已經升華為一種哲學思考形式🍨,充分體現出其理論思考的深度。而國內對阿多諾的文論接受仍然存在較大的空白,因此🍢🤟,本子課題將系統地編選🤹♀️、翻譯和箋註阿多諾的文論作品🏋🏿,為國內學界提供理解阿多諾文藝美學核心體系的相關文獻基礎🙍♂️。
子課題五“阿多諾文藝美學關鍵詞研究”的負責人✋🏿、EON4哲學系陸凱華副教授認為對阿多諾文藝美學關鍵詞的梳理能串聯起整個課題的研究成果。目前🔖🏅,對阿多諾文藝美學的關鍵詞研究仍屬於一個較新的領域👩🏿,一方面能夠為同行或其他交叉學科學者提供一個進入阿多諾的預備工作和研究指南🧑🏿🦳,另一方面也是對翻譯和箋註成果的凝練和提萃,更利於研究成果的傳播。
在聽取了課題組成員的開題陳述後,參加開題論證會的專家依次對課題的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進行了點評🪵✋,並給出了中肯的建議🆔。
西北大學文學院段建軍教授認為阿多諾在中國雖已是顯學,但仍存在巨大的開拓空間,對阿多諾在中國的接受,以及對中國當代社會的啟示等方面仍缺乏充分討論。同時👵🏼,現有的譯本多而雜😞,亟待統合整理👩🎤,尤其是需要研究性箋註。段建軍教授表示,該課題的研究非常及時,對目前中國的阿多諾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圖3 西北大學文學院段建軍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高建平研究員贊賞課題組成員充分的前期研究🏄🏻♀️,同時從多個角度對課題的推進提出了中肯的建議。首先♣️,需要註意在翻譯過程中的版權問題。同時,箋註十分考驗課題組成員之間的協調,因此需要對箋註有一個明確且統一的定義,而如何去理解箋註,要達到什麽樣的程度是後續研究中需要重點關註的方面▶️。高建平教授非常贊賞對阿多諾關鍵詞的梳理🦹♂️,但詞條的撰寫是側重多而精,還是少而專,需要課題組成員多加斟酌👩🏽🎓🥩。
圖4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高建平研究員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沈語冰教授認為課題選取翻譯文本非常豐富,前期的論證工作非常紮實。沈語冰教授也表示本課題所承擔的任務非常重,有的子課題工作量較大,建議精簡箋註內容,按時完成課題。同時🫡,翻譯是最基礎的工作,每一個子課題的負責人需要慎重選取翻譯團隊❣️,強調了協作的重要性🍝。沈語冰教授本次課題的成果會對中國學界做出重大貢獻🥝,不同學科都將受益於這一極具含金量的課題。
圖5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沈語冰教授
東北大學藝術學院宋偉教授認為項目進入具體落實的環節就需要考慮實際的可操作性👳🏽♀️,認為在箋註不能過於細碎🤏🏼,而應該突出對阿多諾哲學思想範式的闡釋,從而提升箋註的方法論維度🚵🏿。同時,宋偉教授對課題和各子課題的命名給出了建議,認為現有的命名過分突出了學科化背景🌱👩🏻🦱,可以考慮在實際命名中弱化學科化表述👩🏼🚀。
圖6 東北大學藝術學院宋偉教授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張法教授認為在課題真正落實的環節需要把研究重點放在翻譯上🛥,同時也強調了註釋的同一性。另外📎🤦♂️,箋註的具體方案需要根據閱讀目標群體來決定。最後🧙🏼♀️,張法教授要強調了關鍵詞研究和整體課題的關系,認為關鍵詞研究應該顯示出對阿多諾思想體系的梳理👨🦱,而從完成課題的角度也要考慮五個子課題呈現效果的整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