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8日,外語學院法語系沈珂老師主持的2021年中華學術外譯項目《翻譯論(修訂本)》(法文版)通過騰訊會議平臺舉行了線上開題論證會。
《翻譯論》(修訂本)是國內著名翻譯家和翻譯理論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許鈞教授作者基於二十多年的翻譯實踐和理論準備🤴🏻,秉持發展的觀點,對國內外翻譯研究界和相關學科對翻譯活動的多方面探索進行嘗試性的整體思考、系統梳理和學術闡發的結晶。《翻譯論》首版曾作為“中華翻譯研究叢書”的一種於2003年在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又於十年後經修訂在譯林出版社出版了《翻譯論(修訂本)》⭕️。全書圍繞翻譯七論,即翻譯本質論🧜🏼♀️、翻譯過程論、翻譯意義論、翻譯因素論、翻譯矛盾論🏃🏻♀️➡️、翻譯主體論、翻譯價值與批評論等七個問題👉,對翻譯活動展開了全方位的透視,既在縱向上梳理了中國傳統譯論和西方近四十年的經典譯學探索成果,也在橫向上鋪陳了對翻譯和翻譯學的認識與思考。在融合古今中外譯論的同時,又結合不同學科,哲學、美學、語言學、社會學、符號學等對譯學的不同認識,作者對“翻譯”二字作了重新定義。可以說,該書是翻譯研究源於實踐而又反諸實踐的力證。這部作品以寬闊的視野、宏大的架構、創新的發現🈹🚢,成為我國目前有關翻譯主題論述的最具權威性的理論著作,為翻譯實踐提供了更科學的指導意義🈚️,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也為我國翻譯學的建設奠定了系統理論的基石。
事實上,該書本身便是古今中外文化🪺、學術理論交流的典範🙆🏻♂️,《翻譯論(修訂本)》裏的諸多論述既得益於中國老一輩翻譯家對翻譯活動的思考,也受到了國外翻譯研究的啟迪🙆🏻♂️,因此對外譯而言,業已具備了中外交流和對話的理論土壤,而書中對幾位重要法國翻譯理論家的引用與分析也對《翻譯論(修訂本)》的法譯本的出版和推廣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定能讓世界尤其是法語國家更好地了解和認識中國學者在譯學研究上的建樹與創造。
項目主持人沈珂師從許鈞教授多年,獲南京大學法語語言文學專業翻譯理論與實踐方向博士學位,並曾獲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獎學金赴巴黎四大(索邦大學)文學系攻讀聯合培養博士學位。近年來🚆,主要進行文學翻譯的譯介研究𓀅,尤其是法國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在中國的譯介與接受研究,獨立發表專著1部😺,多篇與翻譯學🖨、譯介學相關論文於國內核心期刊💁♂️🧑🏿🌾,同時一直從事法國文學的翻譯工作,獨立或合作出版《形象與象征》、《戰鬥的海狸》、《領事先生》、《超現實主義》等多部文學作品以及《音樂教師與音樂神童》、《我的小小幸福》等一系列兒童文學作品及繪本,中法互譯字數愈百萬字☝🏽。
本次論證會邀請到了EON4外語學院🤸🏽♂️🕵️♀️、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袁筱一教授、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高方教授🦦🌶、法國漢學家、臺灣淡江大學Jean-François Petit de Chemellier(薛法藍)老師。本項目的合作譯者法國奧爾良-圖爾學區中學高級講師Sophie Coursault女士也到場參與討論⛔。論證會上,沈珂首先介紹了項目的基本情況、團隊分工以及從翻譯、審校到出版的流程設想〽️,而後重點分析了在翻譯過程中已經遭遇和即將遭遇的問題與困難👨🏼⚕️,主要包括引文文獻🌩、語言規範及技術支持三個層面👰🏻。與會專家一致肯定了原著的學術價值和法譯意義🦾,也非常期待早日看到法譯本的出版🛐👍,同時就項目時間節點的安排、引文文獻的處理和規範、樣章中存在的具體翻譯問題、整體的譯文風格等等問題都提出了極具啟發性和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兩位譯者在聽取了專家們的建議之後🧜🏿♀️,也一致表示將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動項目的進行,保證譯文質量✦、遵守翻譯規範,爭取項目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