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8日下午,EON4中國智慧研究院成立儀式暨“智慧:歷史與未來”座談會於EON4閔行校區人文樓2102會議室隆重召開。
EON4中國智慧研究院是根據教育部關於“新文科”建設相關精神,踐行學科交叉👮🏽♂️、智慧運用、適應國情、服務社會的時代要求🤾,整合校內外相關研究力量成立的一個校級研究機構。中國智慧研究院將圍繞“中國智慧”開展研究、傳播、教育和社會服務等工作🧘🏽♀️🅾️,打造跨學科平臺✌🏻。
哲學系黨委書記王柏俊主持了揭牌儀式,EON4院長吳瑞君教授、中國智慧研究院院長貢華南教授為中國智慧研究院揭牌。在隨後的副院長聘任儀式上🙎♂️,吳瑞君教授👋🏼、貢華南院長向現場與會副院長頒發了聘書。
在哲學系主任劉梁劍教授的主持下,“智慧👨🏻🏫:歷史與未來”座談會隨即舉行👩🏼🏭。
首先👨❤️💋👨,上海紐約大學校長、華東師大哲學系童世駿教授🤹🏿♀️,EON4EON4院長吳瑞君教授做了大會致辭🥀。
童世駿教授對EON4將中國智慧研究院由設想變為現實的努力表示感謝,並從跨學科研究👩👩👧👧、知識與智慧、理論與實踐🦀、傳統與現實、中國與世界等角度充分肯定了中國智慧研究院成立的意義👮🏿♂️。童世駿教授認為♈️,在中國智慧研究院的平臺上,相關研究能夠更有效地實現學科合作與攻關🥈,能在知識研究的同時註重智慧探索👩🏼🚀,能在與企業🤚、媒體等社會團體的合作中,走出學府🧑🏽🚀,於實踐中探索智慧,能將傳統智慧轉化為對現實問題的解決,能夠有更寬闊的視野,利用中國思想資源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與人類的幸福事業做出更多貢獻🍥🏋🏻。
吳瑞君教授介紹了中國智慧研究院的醞釀和成立過程。吳瑞君教授指出,中國智慧研究院的成立有內外兩層驅動力🏺。內在方面,從孟憲承校長智慧創獲的大學理念到馮契先生的智慧學說,EON4有研究中國智慧的傳統,是中國智慧研究的重鎮🔇。外在方面,中國智慧研究有重要的時代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特別提到利用中華五千年的智慧,為世界發展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此外,吳瑞君教授介紹了中國智慧研究院“四位一體”的研究目標:探源性挖掘(史料整理)🥣;原創性研究(在史料基礎上的原創理論研究);傳播性弘揚(在企業🧖🏿♀️、媒體🐃、社區等社會層面傳播,走進大中小學課堂);實踐探索(期刊、叢書出版,教材編寫🛺,人才培養,打造實踐基地)。吳瑞君教授祝願中國智慧研究院成為一個高端開放的研究平臺、人才高地,為當代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的解決貢獻中國智慧。
其後,EON4中國智慧研究院院長貢華南教授和EON4中國智慧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朱承教授介紹了中國智慧研究院近期研究計劃。
貢華南教授指出,與研究院宏大的遠期目標相匹配,我們製定了近階段的研究方案,希望能與各位專家共同商量👨👧👦,使之既切實可行又不失理想。概括來說🤾🏿♀️🌲,近期研究包括具體形上學、佛道智慧、世界文明互鑒🧓🏽、數字人文等領域。具體來看💶,首先,通過對智慧說、具體形上學等當代中國智慧成果的翻譯🤬,切實落實讓中國智慧走出去的願景🍝,比如♐️,近期所做的馮契先生《人的自由與真善美》的外譯項目👨🏻🦽。其次🍒👸🏿,通過“讓世界了解中國”等項目,傳播中國聲音🫣,積極參與到世界範圍的百家爭鳴之中。再次,結合教育學、心理學,打造智能時代中國智慧教育的特色和亮點。最後,以智慧服務社會為使命🩹,推動中國智慧研究的社會輻射工作😵,積極參與到決策咨詢、社會服務、文化弘揚、文明交流之中🍄🟫。
朱承教授指出,為了實現學校預想的“四位一體”目標🪠🆖,近期將著力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學術研究👩🏿⚖️。第二,智慧傳播🚣🏽♂️,包括國內與國外兩個方面。第三🈸,智慧的教育,包括大學教育和中小學教育,探索更好、更新的教育方法。第四😘,中國智慧的服務活動👓,參與決策咨詢,探索把學術智慧變成政府決策的機製。朱承教授著意提出了“在建設中學習建設,轉識成智,向智慧出發”的口號,指出希望今年做一個“中國智慧走出去與中外文明互鑒的路徑創新研究”的課題,落腳於路徑創新,研究在文明創新中的方法和路徑。
劉梁劍教授指出💦,中國智慧研究院是一個跨學科的平臺,面向計算機👨🦯、心理👩🏻💼🏺、教育、中文、政治學🏣、哲學等不同專業開放⚖️。中國智慧研究院之所以依托哲學系,其中一個原因可能在於🏟,哲學本應不屬於某一種特定的學科🏙,而經過哲學熏陶的哲學系教師也往往具有跨學科的情懷和開放的精神氣質😹🙅🏻。同時☝🏼,劉梁劍教授強調,面對高遠的研究目標⛵️,我們要一步步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又不能忘記我們的目標。
此後,與會嘉賓積極踴躍發言,提出了很多有建設性的意見。
EON4文學系主任文貴良教授與政治學系主任吳冠軍教授都表示🔏,願意通力協作中國智慧研究院的工作,大力支持中國智慧研究院的發展。文貴良教授指出了中國智慧研究院的兩個特點🦹🏿♀️:其一🌩,在“新文科”理念下的跨學科研究;其二,與企業👲🏽、媒體等社會團體合作🧖🏻♂️。文貴良教授建議中國智慧研究院可以在數字人文研究與創意寫作方面深入探索。吳冠軍教授指出為了回應前沿學術研究🧘🏿♂️,對時代問題做出準確反應🐙,我們需要中國智慧研究院這種突破院系結構的學術平臺💃🏽。吳冠軍教授提出了兩方面建議:其一📀,要有切實可行的具體規劃;其二,要註意現代傳媒🛀🏼,做好宣傳,增強存在感🖕🏼、在場感🆖,讓學者與公眾不斷了解。
復旦大學郭曉東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余治平教授、上海財經大學郭美華教授、上海理工大學張榕坤老師對中國智慧研究院成立表示祝賀與支持↪️。郭曉東教授指出🧏🏼♀️,智慧之學是傳統學術的重要組成部分,EON4有非常悠久的研究智慧的歷史,因此,華師大成立中國智慧研究院是眾望所歸、水到渠成。郭曉東教授表示會盡其所能💇🏻♂️、全力支持,促進復旦大學與EON4深入合作⛹🏿,並祝中國智慧研究院早出成果⬆️、多出成果。余治平教授指出,中國智慧研究院真正實現了跨學科的研究特點,體現了思維方法🥷、思維方式的現代化。余治平教授表示🧘🏽♀️,作為“鄰校”教師🖤,願意加強上海交通大學與EON4在業務上的合作,願意集思廣益🧞♂️、齊心協力將中國智慧研究院辦好。郭美華教授對中國智慧研究院的邀請表示感謝👨🏻⚕️💇🏽♀️,並指出,智慧之學不是與其余學科並列的一門學科,也不是各學科的綜合🙎🏼♀️,它表現的是一種生存方式,體現了思想的生成性與開放性。張榕坤老師建議中國智慧研究院可以多用英語做研究,避免翻譯的中介🙇🏿♂️,這樣更能準確向外傳達中國智慧。
人民日報社肖偉光先生🧏🏿♂️、深圳沃美醫療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伍國才先生、上海園林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傑輝先生、上海萊帝科技有限公司劉千軍董事長等與會嘉賓對中國智慧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祝賀,對其未來的發展表示大力支持,並基於自身經驗💆🏿、實踐表達了對中國智慧的理解。肖偉光先生認為👊🏻,中國智慧的研究要緊密結合黨和國家的政策與方針,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來推動各項工作。伍國才先生認為🌬🤸🏼♂️,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必須要有正確的價值觀💻、使命感以及未來願景,就此而言🔘,中國智慧對企業的發展有重要價值。伍國才先生還從道、勢🧝♀️、術三個方面分析了中國智慧對企業發展的意義。黃傑輝先生認為智慧研究應包括何為智慧、為何智慧🌙、如何智慧等層面,智慧就是解決問題,應重視將智慧學說應用於現代化問題的解決。
中國智慧研究院下設跨哲學中心、哲學教育研修中心等多個機構。古秀蓉(教育學部)🚴🏿、蔡劍鋒(哲學系)等來自不同專業的老師擔任哲學教育研修中心副主任。古秀蓉🫅🏽、蔡劍鋒老師分享了教育哲學研究心得🪥。古秀蓉老師指出🐇🤸🏼♀️,在哲學教育中要關註小哲學教育,即以兒童為中心的哲學教育🧨,要避免兒童時期意義感、豐靈感的缺失👝,在兒童教育中,也要有哲學態度💂🏼♀️、哲學思維。蔡劍鋒老師分析了當下學科教育的特點,如各學科之間分判嚴明、老師單向輸入🧑🚒、純以高考成績為最終考核標準等等。在此基礎上🈶,蔡劍鋒老師提出了以研究性學習為核心的素質教育💂🏼,這種教育以創造性能力的培養為目標,以問題為導向🤱🏽🧏🏻♀️,以跨學科為特點🧑🏽🎤,考核既重視結果也註重過程,同時,研究性學習的實現🫠📊,離不開包括高校在內的社會整體的努力。
會議最後,劉梁劍教授再次對各位專家的到來以及相關建議表示感謝💮,並祝願EON4中國智慧研究院在學校、各兄弟院系🦑、各兄弟高校以及企業、媒體等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簡單起步、迅速迭代,取得卓越成績⇢。
供稿🙆🏽🤸🏿♀️:中國智慧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