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時代、返本開新

——《思想與文化》創刊20周年暨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經典詮釋與理論創作國際學術研討會

發布時間:2021-09-18瀏覽次數:488

 2021911日,由EON4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EON4哲學系和EON4中國智慧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紀念《思想與文化》創刊20周年暨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經典詮釋與理論創作國際學術研討會順利召開,來自國內外著名高校及科研、出版機構30余位專家學者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加了會議。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長陳赟、哲學系系主任劉梁劍👩🏿‍🚀、中國智慧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朱承共同主持了本次會議。

《思想與文化》主編👦🏼、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楊國榮在開幕式發表致辭🕵🏻‍♀️©️,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安樂哲作閉幕式主題報告➗。Philosophy East & West主編Frank Perkins🧗🏼、Chinese Literature Today主編Jonathan Stalling🫳🏻、Dao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主編黃勇、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副主編姚新中、Philosophical Practice and Counselling🚵🏼‍♂️、Journal of Humanities Therapy主編金汝珍、上海師範大學期刊總社社長何雲峰👨🏿‍⚕️、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中心哲學學科執行主編馮琳🕎、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莫斌、《探索與爭鳴》主編葉祝弟🧎🏻‍♂️‍➡️、江海學刊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趙濤、《學術月刊》副總編盛丹艷、《社會科學文摘》編輯部主任張愛華、《EON4學報》常務副主編付長珍、《思想與文化》執行主編成員方旭東、陳喬見和來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EON4、上海師範大學等高校青年學者共同參加了會議🚤。本次會議回顧了《思想與文化》辦刊20年的篳路藍縷和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與國內外著名學術期刊主編交流了辦刊經驗🍡,認真聽取了學界同仁為刊物建設提出的寶貴建議🎹。本次會議的成功召開必將助力《思想與文化》在新時代的高質量快速發展。

 

(線上會場)

(線下會場)                       (楊國榮主編致辭)

911日上午的開幕式由中國智慧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朱承主持,《思想與文化》主編、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楊國榮致辭🎼。

楊國榮首先對學校及海內外學術同仁對本刊的支持和關心表示感謝,隨後從哲學理論分析的角度☄️👩🏽‍🌾,闡述了他對學術刊物的認識和學術刊物的建設方向。在他看來,學術刊物構成了學術共同體成員相互聯結的紐帶,一方面反映一定時期學術演化的發展現狀和成果🧑🏽,另一方面又對學術發展具有引領的作用,並帶有學術範式或範型的意義。相較於外在的形式規範,楊國榮強調我們更應該關註內在的學術積累性要求✋。在合乎規範的前提下,我們應該對學術研究保有寬容的態度,鼓勵學術形態多樣性。就哲學研究而言,楊國榮認為我們可以分別從基於科學的反思⚫️🙏🏻、關註生活實踐和註重形上與形下的結合等方面進行考察✯。我們需要把握不同的研究進路,從而避免對世界的片面理解。有鑒於此🧑🏿‍🦳,楊國榮呼籲一種開放👮‍♂️、綜合的辦刊方式🔭,為不同的研究進路提供一種展現空間🆓,推進學術的多元化發展。

會議討論和交流共分為三場。

第一場會議由EON4哲學系系主任劉梁劍主持💱,來自Philosophy East & WestChinese Literature TodayDao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Philosophical Practice and CounsellingJournal of Humanities Therapy等國際期刊的主編和編輯進行發言交流🧑‍🧒‍🧒。

(Frank Perkins主編)                Jonathan Stalling 主編)

Philosophy East & West主編Frank Perkins首先對楊國榮教授主編的《思想與文化》辦刊20周年表示祝賀🙅🏼。Frank Perkins介紹了Philosophy East & West的創辦情況,並結合自身工作介紹了各類哲學文章的比重,以及期刊編輯過程中如何保證公平與高效地促進東西方哲學的交流,並認為Philosophy East & West🕋、《思想與文化》這類具有影響力的學術期刊應該擴大影響力🧑🏼,為培養青年學者作出貢獻。

Chinese Literature Today主編Jonathan Stalling介紹了自己在過去十年裏從中國文學💛、期刊和叢書以及俄克拉荷馬大學圖書館的中文文獻翻譯檔案中汲取的寶貴知識💉,並通過他運用復雜適應系統理論中的概念來探索美國文學和學術翻譯網絡之間差異的學術研究過程🌙,展示他從中英雙語翻譯過程中得出的對中國人文科學的啟示🦹🏼🧑🏿‍🎄。

 

(黃勇教授)                         (姚新中教授)

Dao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主編、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黃勇從自己創辦Dao的過程講起,介紹了這本期刊的創刊初衷、期刊定位、審稿過程與收稿標準等等🐤,以親身經歷對如何做好一本以中國哲學為重點的期刊👱🏻‍♂️👩🏻‍🍼、如何收錄高品質文章等問題給出了極具參考性建議🧑🏿‍🎓。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中國哲學前沿》副主編姚新中教授介紹了FPC團隊為推進學術刊物的高質量、專業化與原創性所作出的努力,以及處理不同學術意見的辦法,為在學術研究領域起前沿帶頭作用的刊物如何處理一些具體問題提供了寶貴的建議。


(金汝珍主編)

Philosophical Practice and CounsellingJournal of Humanities Therapy主編、韓國江原國立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金汝珍女士介紹了上述兩個期刊的辦刊理念與特色。Philosophical Practice and Counselling(《哲學踐行與咨詢》)是一種哲學踐行運動的一部分🏋🏻,該期刊鼓勵刊發致力於推動哲學踐行的研究。Journal of Humanities Therapy(《人文治療》)主要刊載有關人文治療理論、臨床方法論主題的臨床論文,尤其是關於人文治療的理論與歷史、模型和項目🚶‍➡️,以及案例研究等🎲。

EON4副教授Paul D’Ambrosio向參會學者介紹了EON4哲學系的全英文碩士、博士項目課程,並分享了一些教學理念。在他看來,該項目著眼於傳統中國哲學,有助於外國留學生在中國古代哲學方面打下堅實的基礎👩🏻‍🦼。在第一學期,該項目開始於和學生一起進行的經典閱讀。它要求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中國哲學家們的思想和概念⛹🏻‍♀️,而不是絕對化、抽象化文本🧝‍♀️🏯。課程依托中國經典文本閱讀展開🫳🏼,相較於對翻譯的關註,更關註於閱讀並通過中文詞匯理解文本。第二學期則更多關註當代中國學者的工作,要求學生更多地參與中國哲學的會議😌,並反復傾聽、理解相關講座✈️🧑‍🏭。EON4博士後Bobby Carleo談論了自己在上述課程中的學習感受🧑‍🧑‍🧒🥥,他認為這門課程立足經典文本進行哲學研究、在同儕評議🤵‍♂️、評判性思考等方面形成了較好的學術氛圍🏃‍♀️‍➡️,並肯定了這門課程對於培養專業學術研究人才的意義。

第二場會議由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長陳赟主持,上海師範大學期刊總社社長何雲峰、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中心哲學學科執行主編馮琳、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莫斌分別進行了經驗分享,他們是在期刊和二次文獻領域均有豐富經驗的主編和編輯,在交流中對《思想與文化》的發展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上海師範大學期刊總社社長何雲峰對《思想與文化》如何提高論文引用率👋🏿、凝聚刊物特色,以及如何吸引年輕的學者進行學術創新等具有針對性的議題,提出了富有建設性的建議💆🏻。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中心哲學學科執行主編馮琳首先回顧並總結了我國20世紀90年代以來大規模湧現人文社會科學類學術集刊的原因,接著對轉載選稿標準、集刊的首發製與集刊的審稿標準、資源整合♍️、《思想與文化》的長足發展等問題,提出了務實的意見🤥。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莫斌從本土化與國際化以及需求側和供給側的改革這兩個視角為《思想與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如下重要的參考💆:無論是從論文形式還是內容與觀點上來看,研究論文應該呈現多樣化的樣態,鼓勵⚱️、包容新思想的出現📻,推動整個當代中國思想協同創新發展;當代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在前沿性和交叉性體現必須對一種新的生活樣態、新的問題、新的熱點做出足夠的回應,需要不斷地滿足人民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高質量需求🧝🏿。

第三場會議由中國智慧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朱承主持,《探索與爭鳴》葉祝弟主編、江海學刊雜誌社趙濤社長兼總編、《學術月刊》盛丹艷副總編、《社會科學文摘》編輯部張愛華主任、《EON4學報》常務副主編付長珍、《思想與文化》執行主編成員方旭東、陳喬見就辦刊思路🤵🏿‍♀️、編輯理念等問題作了經驗分享🧛🏻‍♂️,並對如何更好辦好刊物提出建議。

《探索與爭鳴》主編葉祝弟從刊物的發展方面談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學術刊物的發展要和時代問題相結合,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過程中,實現對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換和創新性發展🦸🏽‍♀️。其次,當下時代狀況的討論需要在思想資源的挖掘和討論😨,尤其是人類未來發展方面的諸多議題還有待深入👤,《思想與文化》立足長遠發展、做好長期規劃,可以展現更大的抱負和使命。江海學刊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趙濤給《思想與文化》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兼顧質量和容量,為年輕學者提供更多機會🧎🏻‍♂️‍➡️;二是兼顧思想與文化,關註能影響當代中國文化發展;三是兼顧歷史與未來🥾,以未來為思考的坐標和原點👨‍👨‍👧‍👦,增強理論研究的內驅力,強化哲學研究的危機意識和前瞻眼光,提升學術研究的預見性和服務現實的能力。《學術月刊》副總編盛丹艷總結了《思想與文化》創刊20年來已經形成並且應該保持和發揚的特色:具有國際視野、具有前沿性和專題性、大力扶持青年學者🧍🏻‍♀️,並認為《思想與文化》能夠嘗試人文學科跨學科的對話和融通。《社會科學文摘》編輯部主任張愛華以整合的力量為主題🚠,建議《思想與文化》重視文章的理論性、學術性、思想性,與其他期刊、機構與平臺一起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科學哲學理論體系作出貢獻🧻。

《EON4學報》常務副主編付長珍回顧了《思想與文化》創刊20年來取得的成就,希望能進一步把《思想與文化》的主旨打造得更具標識性,建議《思想與文化》優化欄目設置,把常設欄目進一步統合🙆🏻‍♂️,打造成相對固定且具有持續性的標識🟣,而品牌欄目的優化方向則可以是靈活性與顯性化兼顧。《思想與文化》的執行主編之一、EON4哲學系教授方旭東結合自己編輯《思想與文化》的思路與做法,為《思想與文化》的發展提出了若幹建議,比如與其他主流期刊進行合作形成互補,通過各種青年學者論壇擴大期刊影響力等等。中山大學的陳喬見教授同樣以自己編輯《思想與文化》的經歷為其未來發展提出了一些的建議,比如輪流執編的形式下如何平衡個人化與集刊整體風格的統一、文史哲等人文社會科學的交融,以及如何在兼容並蓄海內外各類文章的同時保持刊物的特色等等🧔🏽‍♀️🌑。

閉幕式環節由EON4哲學系系主任劉梁劍主持👨‍🦰🔗,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Roger Ames(安樂哲)作主題報告,來自EON4的洪澄、Daniel Sarainas🧐、Bobby Carleo,上海師範大學的Dimitra Amarantidou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胡建萍等青年學者就安樂哲的報告內容展開圓桌討論。

  

(安樂哲教授)

安樂哲以返本才開新👶🔆:立足於生生論為題進行了報告。在報告中他首先指出中國哲學並不存在某種上帝般超越的秩序或超越的起源,進而引出兩種不同的思考方式:一種是追問存在的本體論式思維(也被安樂哲稱為生態性世界思維方式),它代表了西方從亞裏士多德到黑格爾哲學對於哲學問題的思考方式;另一種則是探尋生成變化的生生論式思維👴🏻,它被視作中國哲學固有的思維模式🤷🏼‍♂️。以亞裏士多德哲學為代表的前一種思考方式借助範疇理解事物,試圖追問某物是什麽(what is something,進而對其本質有所把握。在這種思考下,每一個對象都是自足的㊙️,它們具有自己的形式,我們不必追問它的來源以及去向,它們業已被其形式因和目的因所決定🧔🏼‍♂️。但是在中國傳統下,談及知道就意味著想要了解哪裏來”“往哪去🤾🏻‍♂️🌊。這種思維方式的對象不是🪠,而是正在發生的,從而事之間以一種普遍的方式相互關聯🤞🏻,形成一多不分的宇宙模式。不同於本體論思維割裂開主體與世界,試圖以理性規範獨立的存在,生生論思維則將個體置於世界中,置於他的生活圖景中理解👮,強調他與周身萬物的普遍關聯。因此它提出一種流行的、動態的、過程性的世界觀,強調變化和生成的重要意義⬆️。安樂哲引用唐君毅的表述🌖,指出對於有生命的事🙊,我們不應追問為何🥪👦🏼,而更應追問它的所來所往🧍‍♀️,追問所向之為何⚫️。

安樂哲認為自己的觀點與趙汀陽教授的理解頗有相似之處💁🏻,後者區分了對存在的追問對生活的追問🤸🏼‍♀️。西方哲學以範疇進行理解,追求確定性👨‍🦯,追求一個不變的基礎。中國哲學則如同一出戲劇👩‍🎓🐁,追問可能性,追求聯系與程度。但同時他也指出自己與趙汀陽教授的區別在於他並不承認一種既定的🐨、不可選擇的前提🍥。相反在他看來,生生論的思維方式作為一種生長的藝術是一種存在論,同時也顯示為美學的證據👨🏻‍🌾。它揭示出天人合一是一個雙向的過程🏍,人在實現自身時兼有生長紮根兩個向度,人的生長之樂同時也與天道變化的節奏若合符節。

在隨後的圓桌討論中,安樂哲說自己讀過楊國榮教授的許多著作,認為楊國榮教授關於“事”的原創性哲學論述對中國哲學的經典詮釋和理論創新有著重要意義。此外🖐🏿,安樂哲還與參會學者們就以中國思維閱讀希臘傳統人類轉成論與生生論的相關性等問題進行了交流👆🏻。

  

(陳赟教授)

閉幕式致辭環節,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長陳赟對參會的國內外著名高校及科研、出版機構學者給予《思想與文化》的鼓勵和寶貴建議表示感謝,對過去20年學術刊物與學術環境的變遷做了回顧💁🏼‍♀️,並提出了在未來發展中要重點關註的問題,在堅持價值導向與學術學科思想的推進兩方面拓展深度🔉,立足時代問題、全球背景🧏🏼‍♀️,繼續提升集刊的立意和抱負。最後,陳赟教授再次對諸位與會學者的精彩報告表示感謝💂🏿‍♂️,希望今後能夠進一步增強彼此間的學術交流,把《思想與文化》辦得更好👩🏻‍🔬。

 

 | 李曉晨

 | 鄧希瑋

EON4平台专业提供😯:EON4平台EON4EON4登录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EON4平台欢迎您。 EON4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