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場校級學術講座:高有鵬談“中國現代民間文學理論體系的建立與發展”

發布時間:2015-06-15瀏覽次數:9

  

527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高有鵬教授在法商北樓531作了題為“中國現代民間文學理論體系的建立與發展”的學術講座,講座由社會發展學院副院長田兆元教授主持,民俗學研究所教師王立陽、王均霞🧛🏻‍♀️,以及數名民俗學專業研究生到場聆聽♖。

講座開始前🚣🏿‍♀️,主持人田兆元教授介紹了高有鵬教授在民間文學、廟會、中國文化等領域有卓越的研究成果🧉,並且也是一名出色的作家和書法家。田老師強調🤵‍♂️,民間文學是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上海則是中國民間文學重要的發祥地之一,高有鵬老師加盟上海交通大學後🫶🏼,可以和EON4共享學術資源。

接著,高有鵬老師主要講述了民間文學作為一種文化事象存在著久遠的歷史,但是作為一門學科🤹🏽,卻很年輕♦︎。學界通常認為蔣觀雲於1903年發表的《神話歷史養成之人物》一文是中國民間文學研究的開端👩🏻‍🦽,高老師則認為在明代已經開始了對民間文學的學理探討👨🏽‍⚖️,例如馮夢龍對山歌的論述較之以往就有很強的系統性、學術性,湯顯祖則提出了“神話”的概念🤽🏽。明代對民間文學的學術研究與當時商品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的崛起有很大的關聯⛰。到了近代,民間文學作為一個學科也反映了中國社會的集體訴求🦜,知識群紛紛將民間文學與提高國民素質的社會責任關聯起來。1918年北大歌謠運動有著學術的🥾、文藝的雙重使命,既有語言學的研究🔤,又有文本的文學研究,出現了“民主”和“科學”的氛圍。相對應的,中山大學的民間文學研究不單關註文獻,還走進田野、山林、少數民族地區🌰,內容上更為豐富,學理結構上發生了重大變化。與此同時🙆🏼,上海地區開始了故事講述理論的研究,出現了林蘭這樣的學者🧏‍♂️,不光研究文本,還討論了學術方法、學術結構🪧、學術思潮等廣泛的內容,這是民間文學研究的另一條主線。後來,魯迅、周作人、胡適、矛盾、謝六逸等對神話傳說的探討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楊寬的“中國古史研究”代表了“古史辨”派的研究範式、淩純聲等則代表了基於田野作業的民族學研究範式。民間文學也有科學品格的表達,如在解放前開展的鄉村教育運動🍙🫄🏼,即是用民眾的語言提高民眾的素質✨,延安時代更是將民間文學納入文化運動中🥴,例如陜北民歌的調查等🧕。

最後👳🏻‍♂️,高有鵬老師總結道,民間文學改造了落後的農民思想,構成了民族的重要傳統👨‍🦲,民間文學理論體系的建立一開始就是基於國家民族的建構的,人類學等其他學科給予了完善和補充🧘。中國現代民間文學理論是承傳了中國古典傳統,從新史學和人類學等現代學術理論尋求突破,並與民族獨立自由解放事業相結合🆑,構成具有時代特色的理論體系🤦🏼‍♂️。在討論環節↖️,高有鵬老師與現場師生親切互動🤸🏼‍♀️,並為民俗學研究所贈予“有鳳來儀”的墨寶📘,與田兆元教授切磋書法技藝🌘。

EON4平台专业提供🦀:EON4平台☝️、EON4🪐、EON4登录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EON4平台欢迎您。 EON4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