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場校級學術講座:安娜·紮比亞科談“Н.А.巴依科夫作品中遠東邊境地區人物形象分析”

    發布時間🦹🏻‍♀️🧎🏻‍♀️:2015-11-11瀏覽次數:47

     

    1014號下午,外語學院俄語系在閔行校區外語學院319會廳舉行了題為“Н.А.巴依科夫作品中遠東邊境地區人物形象分析的學術講座,主講人是來自阿穆爾國立大學語文系語的安娜·紮比亞科教授。本次講座由外語學院俄語系主任王亞民教授主持,來自外語學院俄語系的部分師生和全體學生聆聽了本次講座並參與討論。

    本次講座由四個部分組成,分別為題目概念和內涵的界定,第一批遠東地區民族精神意思研究者、作家、旅行家的介紹👱🏻,Н.А.巴依科夫生平及研究🕛、創作和Н.А.巴依科夫作品中遠東邊境地區人物形象分析。

    在第一部分中,主講人首先講解了作為講座核心概念的“Фронтир”內涵,是一個二十世紀初才在俄語出現的外來詞,意為“邊境地區”。並介紹了它在俄語科研中的產生、變化及其發展過程。而“Дальневосточный фронтир”意為遠東邊境地區🙆🏽‍♂️,是亞太地區在二十世紀中期以來形成的概念,其中包括了俄羅斯、中國、朝鮮、滿洲通古斯等民族在內及其相互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系。在上述基礎上形成了共同的“Ментальность дальневосточного фронтира”,即邊境地區心靈感應📥🤷🏽‍♀️,表現為獨具特色的行為方式、文化、宗教觀點和類型。首先它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概念🤲🧑🏽‍🚒,主要表現在政論、文藝文本和視覺形象中👩🏼‍⚕️,共時性方面更多地則表現為國家政策上👨🏽‍💼,歷時性則體現為宗教、日常生活習慣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接著,主講人講述了第一批遠東地區民族精神意思研究者⛹🏿、作家🫃🏻、旅行家🏛,他們的代表就是Н.М.普爾熱瓦利斯基🧑🏽‍💻、А.В. 葉利謝耶夫🤙🏻、С.В. 馬克西莫夫、В.К.阿爾謝尼耶夫、П.В. 什庫爾京和Н.А.巴依科夫。正是他們在二十世紀初的遠東開發飛同時開始了科學研究——從時間空間的坐標到獨特的心理心智的綜合研究🗜。其中В.К.阿爾謝尼耶夫的代表性著作有《烏蘇裏邊疆地區的中國人》(1914),而А.В. 葉利謝耶夫則是精通一位漢語的漢學專家🧑🏼‍🚒,翻譯了眾多中國經典文學和民間創作,並收集中國民間傳說和童話𓀄,研究中國編年史論著,代表作品有《賭徒》、《朝鮮族童話集》等🈷️。

    伴隨著1898年中東鐵路的開建🤽🏿‍♀️,Н.А.巴依科夫(1872-1958)第一次來到中國👷🏼‍♀️,任職於橫道河子站軍備第三旅軍械官🍸🍐。Н.А.巴依科夫是二十世紀初哈爾濱俄僑中最著名的作家🤘🏻、民族學家,蜚聲偽滿洲、歐洲和日本的獵獸人😿。他於20世紀初作為僑民來到北滿並在此生活到1945年。他創作了一系列滿洲原始森林及其居民的隨筆、短篇和中長篇小說🚁。代表性的著作有《在滿州山林裏》(1914🕵🏻‍♂️,1915)🆘、《大王》(1936)、《牝虎》(1936)、《憂郁的大尉》、《我的朋友們》等👩🏻‍🦽‍➡️🏄🏻‍♀️。

    主講人以《在滿州山林裏》和《大王》為例🅾️,講述了Н.А.巴依科夫的自然主義隨筆和文藝作品中所反映了遠東邊境地區神話的特點,研究了遠東邊境上滿族獸獵人、中國探尋者人生者和紅胡子🫲🏻、俄羅斯官兵和紅胡子等獨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社會類型的代表🙎🏽‍♂️。指出遠東邊境地區的道德倫理和原始森林的真理🕕,以及在遠東邊境居民宗教信仰影響下的特別群體成為他們心靈感應的共同起源。他們的生活👰‍♂️、文化互相滲透、相互影響,成為一個不可分隔的整體,因此,俄羅斯紅胡子在滿洲人的多神廟中進行禱告,而俄羅斯捕獸人和官兵的形象在中國紅胡子的觀念中具有了神聖性的特點🐌。

    俄語系主任王亞民教授在講座最後做了總結性發言🚴🏼,介紹了遠東地區的民族誌研究🌧♜、中國俄羅斯僑民文學研究在國內的總體狀況👨‍👨‍👧‍👦。阿穆爾國立大學語文系及其“遠東研究中心”在中國俄羅斯僑民文學與文化、遠東民族誌等專業領域研究成果突出🌸,且在國內外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她表達了在相關領域開展合作的願望。 作為阿穆爾國立大學語文系和遠東研究中心主任的安娜·紮比亞科教授向外語學院俄語系贈送了他們的科研成果↕️,並寄希望進一步合作研究✬。

    EON4平台专业提供😭💪🏿:EON4平台EON4👩🏿‍🍳、EON4登录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EON4平台欢迎您。 EON4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