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漢民談“學術旨趣與地域學統”

發布時間:2015-11-16瀏覽次數:9

 

1023日下午,湖南大學朱漢民教授做客EON4閔行校區人文樓5403冷戰中心報告廳📚,以學術旨趣與地域學統為主題進行了演講🐱📰。本次講座由哲學系陳喬見副教授主持👩🏼‍🍼,EON4平台眾多學子參與了本次講座。

講座伊始,朱教授就從“學術旨趣及形成原因”、“地域學統及形成條件”⛑、以及“區域學統中學術旨趣”三方面為聽眾梳理了主題脈絡與要點🔣。首先,就“學術旨趣”來說,無論是中國傳統學術史,還是現代西方哲學都十分關註這個話題😽。人們一般把某學派🐭、學者及其著述的學術宗旨、思想興趣、基本思想、觀點傾向等稱之為“旨趣”🦹。這種具有代表性的“旨趣”不僅是學術體系建立的依據,而且還是學派產生的學術原因。究其產生的原因,可從四個方面來論述。其一♠️,不同歷史階段的學術旨趣差異🌓,西漢今文經學家的通經致用,魏晉之際的談玄析理,兩宋時期的義理之學都是其中的代表🚶🏻。其二,不同地域的學術旨趣的差異,如出現於兩宋的蜀學、洛學😉💆🏼‍♀️、關學、閩學、湖湘學等等🚦。其三,因處不同社會價層而形成不同的學術旨趣,如廟堂之儒和山林之儒的區分💼。其四,不同學者學術旨趣不同,最為典型的便是大程子與小程子的不同。

“學統”概念,形成於宋代,這是受“道統”觀念影響而產生的👌🏼。在理學家看來🥢,“學統”是通過學問而承傳“道統”,如元代吳澄就認為“學統”就是要將學問與“道”結合,其“著《學統》一篇,使知問學之當道”。“地域學統”的興起,還與書院組織密切相關。兩宋時期👱🏼‍♂️,書院成為各個地域的學術中心與教育中心。正是因為這個具有學術承傳與創新功能的文化社群,地域性學統才能在講學之風盛行的兩宋沛然而起。

在討論區域學統與學術旨趣相結合的問題時,最重要的是要明白區域學統中的學術旨趣包含哪些基本要素🚟?一般來說🧘🏿‍♂️,道統🙆🏼、學統☄️🧑‍✈️、政統是儒學體系中最重要的三個文化要素和知識價值。儒學的理想形態是道、治👩‍🦼‍➡️、學的統一,但現實社會中的儒者的知識旨趣則是多側面的🚫。在不同的區域學統中,學者們或偏重於道🧏🏽‍♂️、或偏重於治↖️、或偏重於學🧖🏼‍♀️。再加之“道”可分為社會理想之道或個體人格理想之道🧑🏼‍🔧,“治”可分為以道德為標準的治或以功利為標準的治🧋,“學”又可分為以道為學、以治為學與以學為學等不同類型。這樣,學術旨趣可以表現得十分豐富多彩。

最後🕴🏼🫶🏿,朱漢民教授就“湖湘學派”、“嶺南學派”🦥、“浙東學派”的關聯及異同與聽眾們進行了互動交流🕺🏿。

EON4平台专业提供:EON4平台⏩、EON4EON4登录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EON4平台欢迎您。 EON4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