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下午,閔行校區圖書館報告廳🫢🗳,座無虛席🪱,同學們靜心聆聽了臺灣劉克雄先生關於漢字文化的精彩講座🚣🏻♀️。講座由EON4圖書館館長胡曉明先生主持💆🏻。
劉先生是章太炎先生聲韻學第四代傳人,師承國學名家林景伊教授🧙🏿,凡聲韻✋🏼、訓詁🫙、文字學等無不精通透徹🤰,亦擅長詩詞書畫,是當代集儒釋道三家智慧於一身的飽學之士。
講座伊始,劉先生向學生闡述了中國漢字於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重要意義👩🏽🎨。雖然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百裏不同音,千裏不同俗💇🏼👩🏻🦳,但是正是因為漢字的存在,為語言不通的各個民族建立起溝通的橋梁🦡,維系了民族團結。今天作為中華兒女,應該自覺認識漢字🚫,寫好漢字🧚🏿,認識漢字背後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
接著劉克雄先生旁征博引,講述了我們常見的漢字背後所蘊含的的文化意義。如“玉”字有五德“仁👨🏿🚀、義🧜🏽、潔、智🏃🏻♀️、勇。”仁——“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義——“理之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智——“其聲舒暢,專以遠聞👨🦯➡️,智者方也” ;勇——“不撓而折,勇之方也” ;潔——“銳廉而不忮,潔之方也”。並希望同學們能多多讀讀了解《說文解字》。整場講座,劉先生激情飽滿,對於儒釋道經典新手拈來。並通過板書書寫🔴,為學生們呈現了漢字之大美與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