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9日上午🙏🏿,武漢大學哲學院院長吳根友教授,在閔行人文樓2102會議室🧗♀️,為哲學系師生做了題為“簡論章學誠的‘道論’與歷史哲學”的學術講座。講座由哲學系高瑞泉教授主持👩🏽🍼。
吳根友教授在講座中指出🪪:章學誠的歷史哲學是以道論為其形上學🌁,其道論的核心思想是三人居室而成道的人道論思想。在“道論”的視域裏,六經也只是治世之器。因此🔡,章學誠雖然重提“六經皆史”的舊命題,卻賦予舊命題以新闡述🚊。其所說的“言性命必究於史”的哲學命題👨🌾,從哲學思維的方式來說,與戴震以經學方式所展開的人文實證的哲學論證方式🚴,如出一轍。就此點而言☝️,章學誠其實是戴震哲學的同路人😫。
章學誠是乾嘉時代的學術“異數”🦸🏽♀️,在乾嘉考據學鼎盛之際🚾🧛🏿♂️,他敢於追求別識心裁💎、“獨斷”之見⏺,而且以“通史”作為自己的學術目標🦍🧔🏽♂️,不入考據學之大潮⚾️。在史學研究方面🖍,他追求史學的理論體系建構🧑🏫,與考據史學的主流也格格不入🤣。章學誠在理論追求方面非常欣賞戴震👤,但在史學的方誌理論方面與戴震的觀點有相當大的不同,本來可以相互補充、相得益彰,惜乎未能做到一點。他對戴震的許多批評👩🏽🎤,有些地方有合理因素,如道論方面,但在人格上對戴震進行攻擊,則不足取🍄。章學誠在當世是非常寂寞的,但他的史學思想在近、現代中國卻引起了巨大反響。不過🧑🏼🚀,對於章學誠歷史哲學所具有的深刻意義,學界似乎還未能給予恰當的評價,因而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