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9日下午🧳,教育學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匡瑛副教授的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職校生職業精神培養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基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視角”開題沙龍在理科大樓A座204舉行🏯🐀。錢景舫教授👨🦽、石偉平教授、高誌敏教授🤚🏻、徐國慶教授、陸素菊副教授、孫玫璐副教授、付雪淩講師以及上海市航空服務學校陳耀校長、上海市材料工程學校金怡校長😂、課題組全體成員和我所多名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參加。
匡瑛老師從研究方案、進展與進度以及問題與困惑三個方面對該課題進行了詳細的闡釋說明,研究方案這部分詳細介紹了研究背景、研究目標、研究思路、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的重點難點以及子課題的設計,提出了研究的預期成果,包括一系列的子報告🖐🏽👩🏻🔬、專著和學術論文,最後介紹了參加該課題組的成員;在進展與進度方面👨🏽💻,該課題的預期的結題時間是2017年12月份⛑️,目前已開展的工作有做了整體研究設計,按照實際情況對課題組成員進行了微調並完成分工🟠,明確責任,已啟動的子課題研究有職業精神的內涵與構成研究🐵、調查研究和比較研究🫲🏻;最後在問題與困惑方面🗳,匡老師指出最大的困惑便是各專業職業精神的差異性和普遍性結論之間的關系。
與會專家對課題研究展開了激烈討論,並對研究計劃的推進提出了一系列建議與看法。石偉平教授指出,職業性是在崗位上體現的✥,而不是在學校教育中體現的🏊🏿♀️,所以提出對畢業的企業員工進行後續的調研的建議;錢景舫教授提出職業精神難以測量,建議將研究重點落於實踐範式,聚焦於職業精神的初步養成;接著高誌敏教授對報告中的閃光點作出了肯定,但同時也提出職業精神的評價指標體系的建設的問題,並對此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徐國慶教授則表示🙋🏽,國家性的課題一定要有實質性的突破,必須服務於實踐與政策𓀈,對以後的實踐、政策產生一定的影響。陸素菊副教授建議研究要理清楚職校生和職場人、職業精神培養和職業精神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職業精神這三對關系👨🏿🦱。孫玫璐副教授提出職業精神的形成可以從“外鑠”和“內發”兩個角度出發。上海市航空服務學校陳耀校長、上海市材料工程學校金怡校長從職業教育的實際出發認為此項研究對職校生的培養非常有意義,能有效促進學校德育工作開展,並表示會積極利用學校資源配合研究的開展🚶🏻➡️。眾位專家的建議使該課題進一步明確了課題研究的目標定位和內容🛷,為該課題研究的開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