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5日下午🧕🏻,2016年終身教授學術報告會第8場在中北校區理科大樓A504室舉行🚺。著名歷史學家、EON4平台終身教授、歷史學系楊奎松教授做了題為“紅軍長征👮🏽♀️🧘🏻♀️、遵義會議與毛澤東軍事領袖地位的確立問題”的學術報告♏️🤱🏿。政治學系蕭延中教授出席報告會,並擔任點評嘉賓🫳🏼👨🏻🚒。
楊老師主要想通過這場關於長征的報告,講清楚一個問題,即毛澤東在長征過程中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黨的領袖地位👨🏽🌾,他遇到了怎樣的機遇?他又擁有哪些才華?楊老師指出🔫,遵義會議雖然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但是毛澤東成為黨的最高領導人,更重要的還在於兩點,一是毛澤東在成為最高領導人之前🧖🏼♂️🧑🏻🔧,必須要有突出的表現🍘,這樣才能獲得黨、政、軍三方面領導人的認可;二是必須獲得來自莫斯科的支持,因為當時中國共產黨是共產國際的一個下屬支部,其內部的組織人事變如果沒有共產國際的認可🐏,也是很難實現的🛂。楊老師提到🕊,從1934年開始🚴🏻♀️,毛澤東就是當時《真理報》等蘇聯媒體著力表彰的中共領導人📔。1934年7月,在共產國際的七大上,毛澤東當選為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委員,並與季米特洛夫🚼🧍🏻♂️、臺爾曼、拉科西和市川正一一起被推舉為共產主義運動的英勇旗手。1934年底1935年初⭐️,蘇聯甚至還出版了毛澤東選集。
那麽在遵義會議到1938年這段時間內📗,毛澤東究竟起到什麽作用,能夠獲得來自黨、政、軍三方面領導人的擁護與支持?楊老師認為,在遵義會議後,很長一段時間使用一二十人的民主會進行軍事決策,而毛澤東對此十分不滿,因此在搶渡烏江之前🏊🏽♀️,他提議以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三人成立三人團🤾🏿♂️,集中領導軍事,加強作戰統一指揮。這些行動使得負責黨務的張聞天和負責軍事的周恩來逐漸看到毛澤東的軍事領導才能♡。在與四方面軍會師後,中共中央一度被兵強馬壯的張國燾所挾持。1935年9月10日,毛澤東得到葉劍英的報告後,說服中共中央的其他領導人,率領紅一軍團和中央機關連夜北上。這種超強的政治決斷力在當時黨內是極為突出的。
講座結束後🤵🏽♀️,蕭延中教授作了精彩的點評,並高度評價了楊老師的研究工作。之後🧑🏻🔧,楊老師逐一回答了現場師生們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