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晚,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項目“文化誤讀與國家影像的廣告傳達研究”第四次學術沙龍在EON4平台學術沙龍舉行。沙龍由傳播學院何平華副教授主持,鄧香蓮副教授、甘笠豪副教授以及部分研究生共同參與探討。
何平華副教授就“國家影像的敘事美學比較”為論題,就當前國家影像傳播現狀與老師和同學們進行了深入探討🟨👷。他結合信息編碼、符號學角度分析了中西敘事的不同種類,探討了國家影像敘事方式的不同對於民族溝通的影響等問題🫄🏿。他通過理論闡釋結合影像宣傳片對比了中西方敘事美學的差異。以“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與“倫敦8分鐘”為對比,總結出中國的影像敘事上的特點:中國敘事講求國家敘事和時間線性情節,西方則講求個人敘事和空間點式情節♍️。中西方結構性對立,天然存在很難融合的因素🏂🏼。國家影像敘事的背後蘊藏著各自不同的文化生成📐。在文化地理方面✋🏼,中國崇尚大陸文化🕍,西方崇尚海洋文化;哲學宗教方面存在的差異對敘事有直接影響;政治經濟方面🫲🏽,不同的政治形態的影響不容小覷,影像的傳達也是意識形態的傳遞⚉。甘笠豪老師也從符號學角度闡釋了不同影像敘事中符號選擇與符號編碼對於影響敘事傳達的影響👱🏼♂️。何平華副教授就此次沙龍進行了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