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4日下午👇,復旦大學的陳尚君教授“石刻與唐代文明”系列講座的最後一講在閔行校區人文樓4430舉行。這一講的題目是“石刻與唐代文藝家個案研究”。
陳尚君教授是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會長🙎🏿♀️🧀。他研究中國中古文獻,對唐五代基本文獻建設程功甚巨。著有《全唐詩補編》🏃🏻♀️➡️、《全唐文補編》🐩、《舊五代史新輯會證》及論文集《唐代文學叢考》、《陳尚君自選集》、《漢唐文學與文獻論考》、《敬畏傳統》等。並主持修訂本《舊五代史》、《新五代史》。發表論文及各類文章逾三百篇。
陳尚君教授講座開始,以他在當天文匯報發表的《文學研究的視閾與觀念變化——<鳴沙習學集>序》一文作為開場👨🏻🦽⚉,指出近年新材料與新方法日益擴充唐代研究的視野和觀念。正式進入講座內容後,陳尚君教授以鄭虔、殷亮🧑🦯👩🍳、張讀、鄭啟四位唐代文藝家與其墓誌為例💱,向大家展示如何利用作為新材料的石刻進行個案研究👩🏽⚕️。石刻文獻大量出土🧑🏻🔧,對研究者來說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新材料,它們提供的文體、人事關系、職官🧞♀️、地理以至於社會民俗、道德信仰👩🏻、宗法利益、婚姻家族等信息🖋,勢必能為從事各方面的研究提供幫助🚸,以此為基礎的個案研究也能更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