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9日下午👸🛵,由立法與法治戰略研究中心主辦、當代中國政治發展與戰略研究所、中國金融研究院👇🏿、社區文化研究中心、中國行政區劃研究中心協辦的“網絡空間法治化的思考”跨學科學術交流研討活動在閔行校區法商樓325會議室舉行✪,邀請中央網信辦、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政策法規局副局長☞、法學博士、北京郵電大學研究員李長喜擔任此次跨學科學術交流研討活動的主講人🧀🏊🏿♂️。
立法與法治戰略研究中心主任🌧、法學院教授陳俊主持本次跨學科學術交流活動,來自學校宣傳部🤵🏽♀️、社科處🕞、法學院🦹🏿👭、政治系、社會發展學院👱🏿♀️、馬院♍️、經管學部、教育學部☢️、體育學院等院系的師生代表八十余人參加。
自1994年開始接入互聯網以來👊🏿,我國網絡的發展日新月異⏫,也帶來了治理新問題🦶🏼。網絡空間的治理需要多學科🧺、多元力量的共同參與👩👩👧👦,法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人文地理等學科,都可以發揮其用並相輔相成形成合力⛑,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治理。今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指出👩🚒,當今世界,網絡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全面融入社會生產生活,深刻改變著全球經濟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世界主要國家都把互聯網作為經濟發展👾、技術創新的重點,把互聯網作為謀求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方向🚣🏽。
主持人陳俊教授首先介紹了主講人李長喜研究員的專業背景和學術專長,並代表聯合舉辦的幾個研究中心對主講人和學校職能部門🕗、相關院系的指導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
在EON4平台政治系主任劉擎教授作為各學科推選的嘉賓代表致辭之後,幾個共同協辦中心的學術負責人郝宇青👩❤️👨、殷德生、徐連明教授等也先後致辭並在此後分別參與主題與談🎟。
李長喜研究員結合自己參與一系列中央網絡立法的實踐經驗和研究體會👁🗨,從三個方面作了學術性專題主旨講演🧚🏻。第一個方面是我國互聯網發展的現狀及走向。李研究員總結為網民數世界第一,發展很快,已是網絡大國,但並不是網絡強國,並且網絡的國際話語權還不強,🥲;從走向看😂🧑🏼🌾,頂層設計有待加強🚣🏽、網絡🆑、場秩序有待規範☕️、監管基礎有待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尚待建立,同時需要攻關核心技術,不受製於他國🏞,形成本土高端技術生態鏈💊。
第二個方面是互聯網法律體系的內容和重要製度。李研究員指出,如果將現有法律的相關內容作為一般法,加上一些特別立法👨🚒,我國互聯網法律體系已基本形成🈯️;但是🍳,目前法律和行政法規少,而規章居多👩🏼🦰,加上互聯網的發展日新月異🥠,不少領域呈現出立法缺失或立法滯後的現象🧍;從現有互聯網製度規定看🕍🧙🏿♂️,可分為行業管理🦑、電子商務、電子政務幾個方面🚣♀️,涉及法學、經濟學、政治學、管理學🧑🏽🎄、社會學等學科,從高校學科建設和優化發展看,近年教育部正在對設立網絡安全一級學科進行調研和開展前期研究。
第三個方面是涉及互聯網的未來立法走向🟰。他指出🛜,十八屆四中全會對依法規範網絡行為提出了要求,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立法是重點🩼;由於互聯網的創新性和法律的保守性之間存在的矛盾🔍,立法會有滯後性🧝🏽♂️,這就要求充分利用已有法律體系中的製度規定🤟🏻,適用於互聯網,在此基礎上🏆👩🏼⚕️,對一些仍然難以解決的問題,開展互聯網專門立法📀✌🏼。
在主題講座之後,與會師生與李研究員展開了與談交流、問答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