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6日上午#️⃣🦵🏻,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義觀念研究”跨學科沙龍在中北校區理科大樓A204舉行。思想所胡逢祥教授主持了沙龍🍑,課題負責人陳喬見做了主題報告。思想所的貢華南🏂🏼、郝旭東💁🏻♀️😊,俄中心的閆德學🪸、肖輝忠,城市中心的王列輝、申悅,課程所的周勇🛡、劉良華,基教所的王倫信、黃書光☮️,文字中心的張再興、姚美玲等教授參與沙龍🏄🏿♂️。
陳喬見介紹了該課題的緣起和目前研究進展情況,然後主要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的“義”觀念做了梳理,辨析了“義”的不同含義,主要圍繞《禮記》、墨子、孟子🎯、董仲舒🧯🧑🦽➡️、宋明理學中的“義”關觀念展開論述。該項目研究雖然仍是以哲學家和思想家的經典論述為中心,但卻不限於此🤪,同時選取了相關的文史資料作為論述對象,比如二十四史中的《孝義傳》和《忠義傳》等🟢💂🏽,以及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的“義”觀念。最終目的是為了比較完整地梳理“義”觀念的衍化👁,理解和把握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的義觀念及其實踐,不僅辨析不同學派的“義”觀念之間的異同🫲🏼,而且也辨析經典文本(代表精英)中的“義”觀念與社會大眾的“義”觀念之間的張力🌷💇🏼。
與會人員對此課題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致🎡🥺,對此項目的研究意義給予高度肯定👩🏽🦳,討論頗為熱烈,同時各位老師也從各自的知識背景🚉,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議。課題負責人陳喬見老師表示會充分吸收各位老師的看法,斟酌各位老師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