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下午,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教育部青年課題“基於教師領導力模型的實證研究:義務教育階段骨幹教師的影響力”開題研討會在華師大科技孵化綜合中心12樓會議室舉行。課題負責人✂️👨🏼🔧、教育學部考試與評價研究院教師王緋燁擔任主持並進行了主體匯報,教育學部陳玉琨教授、韓映雄教授、張會傑博士、劉嬌博士以及考評院的部分工作人員參與研討並提出了寶貴意見。
課題負責人就該課題的“研究內容👴🏻、思路方法、研究預期🤹🏼🧑🏽🦲、成員分工和經費分配”等部分進行了相關介紹🪡🐕。課題負責人指出當前如何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影響力,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是國內各個學校面臨的一個關鍵問題🙇🏻♀️,而美國的教師領導力理論的核心內涵正是強調具有影響力的教師在學校改進中所起的關鍵性領導作用🧑🏼🤝🧑🏼。因此🈺,課題組計劃從國內義務教育階段骨幹教師作為教師領導這個視角出發,以教師領導力模型為理論基礎🦑,考察國內不同學校情境下的骨幹教師的影響力釋放效果🏃🏻♀️➡️,以期構建出一個切實可行的中國教師領導力釋放實效的理論框架,並切實有效地提升國內中小學骨幹教師的影響力😜。具體而言👉,課題組將采用質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結合的綜合研究方法🤾🏽♂️,從某直轄市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中選出8所學校(市區重點中學和薄弱中學🦎;城郊重點中學和薄弱中學;市區重點小學和薄弱小學;城郊重點小學和薄弱小學)作為案例學校👈🏻,並從每個學校選取5人(骨幹教師2名,非骨幹教師2名,校長1名),共計40人💅🏻,作為訪談和觀察的研究對象🆗,同時案例學校中所屬的所有教師和校長都將作為問卷調查的研究對象,填寫課題組編製的《教師領導力理論視角下中小學骨幹教師的影響力調查問卷》🪈,搜集各校的骨幹教師在實踐中的影響力釋放情況和實效數據。
與會專家肯定了該課題在當前基礎教育質量保障大背景下的重要意義🧑🚀,認為該研究內容聚焦🖖,思路清晰、研究問題設計科學❔,整體邏輯性很強,團隊具有較強的研究能力,可行性較高。同時,與會專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議,指出課題研究上需註重“國際化”和“本土化”的問題🛗🤶。專家強調課題組要註重美國的標準如何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問題🧑🏽🍼,美國的理論來源於美國的實踐,中美國情🧔🏻、文化不同🌚,可能會有很多潛在的因素需要考慮,因而訪談提綱,問卷問題的設置等不能直接照搬🧏🏽,需要進一步本土化,將西方的理論框架在中國的實踐中加以檢驗。另一方面,與會專家特別指出調研中很多有中國特色的因素👨🎓,可以在課題研究中深入挖掘,分析中西方體製的不同,從而在國際比較的視角下展現中國模式。另外,與會專家還就研究框架的描述,問卷的設計,以及案例學校的選取問題提出了相關的修正建議。
針對與會學者和研究人員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課題負責人進行了回應交流。最後,經課題開題專家組集體研究一致認為:該課題達到了開題要求👉🏿,研究方案總體上可行🚅,同意開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