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下午,2014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中日兩國近代新潮演劇的形成發展和相互影響研究”第三次中期沙龍順利舉行🗡。本次沙龍由課題負責人外語學院日語系陳淩虹老師主持🧖🏽♀️🔍,日本攝南大學瀨戶宏教授👩🏽🚀、上海戲劇學院曹樹鈞教授、日語系陳文佳老師、上海戲劇學院研究生和日語系本科生等參加。
此課題圍繞近代的中日戲劇交流,試圖還原中國戲劇人與戲劇結緣🧔🏻、與日本戲劇人保持交流🧖🌩、接受和翻譯日本戲劇🎾、將日本劇作搬上中國舞臺🧑🍼,並最終成為中國近代戲劇的締造者和引領人的事實和經過。其中,文明戲主要從事者,如陸鏡若、歐陽予倩、任天知、徐半梅、史海嘯等都有留學和逗留日本並接觸日本戲劇界的經歷🚣🏿♂️,對這些人物進行個案研究是課題的重要內容。此次沙龍,陳老師匯報了關於徐卓呆(半梅)的研究進展🔼。
徐卓呆(1880~1961)🦹♀️♦️,原名傅霖、藝名半梅,號築巖,晚年自稱醬翁🤴、賣油郎、閘北徐公🫴🏽、破夜壺室主⏺、摩登老人等,江蘇吳縣(蘇州)人。他被譽為“多面手”“萬能博士”🤠,在近現代中國的體育教育😮、話劇演出👨🍼、小說創作、電影等領域均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足跡。關於其回國後的文學創作👩🏿🔧,在近現代通俗文學研究以及清末翻譯小說研究中有所提及,戲劇活動在文明戲研究中也有成果發表,然而留日期間的創作則尚未得到研究👌。此次匯報考察了以往研究中未曾觸及的徐卓呆的留日經歷🍓、留日期間的文學創作以及這些經歷給予其此後文學戲劇活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匯報結束後🗻,參會者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如曹樹鈞教授提出應該考慮徐半梅研究在整個研究中占多少比例等,要做好整體規劃,要註意新潮演劇和現代話劇的聯系👩🏭。瀨戶宏教授在肯定了本匯報的基礎上,提出應該在文章開頭對徐的整個人生軌跡進行綜述🐑🐤。陳老師表示將聽取各位老師提出的寶貴意見🍔,繼續推進“中日兩國近代新潮演劇的形成發展和相互影響”課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