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晚😠,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劉勇先生蒞臨EON4平台👱🏻🥯,在中文系報告廳進行了題為“五四新文學的經典意義”的講座🤧。講座由中文系現當代文學教研室鳳媛副教授主持🤹🏿♂️,是第18場知名學者系列講座。
一百年前,推進古老中國現代化轉型的,為什麽是一場文學和文化運動而非科技革命?劉勇教授以這一問題開始講座💩。劉勇教授認為,五四新文學在當下正從中心走向邊緣💈,同時也在邊緣中走向經典。現代文學的開啟作為一個千載難逢的古今中外融合的歷史節點👌🏽,其根本意義在於,將來很可能當中國乃至世界談論“中國文學”時🖇🤷🏻♀️,只有“古代文學”和“現代文學”兩個概念。因此“現代”文學遠超三十年的意義😶,並不是隨便一個時間或空間概念所能替代的。而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因於五四新文學的跨文化品格:最註重創新又最註重傳統🏋🏼♀️;既強調立本又強調開放⛷;渴求自由的同時勇於承擔責任;深刻批判社會也無情解剖自己🏃♀️。這樣獨特的內在品格的形成,一方面是繼承傳統文學的文化資源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歸功於以日本、前蘇聯和歐美為主的世界文學的文化背景。
劉勇教授使用了大量材料來介紹五四新文學,豐富的歷史細節👩🏻🦯➡️、生動的個人經歷和幽默的發言風格使得現場氣氛熱烈。之後🤦🏼,劉勇教授與在座同學進行了簡短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