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下午三點🧞♀️,在閔行校區一教106報告廳,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同濟大學特聘教授、中國美術學院南山講座教授🥇🙇🏻♂️、德國洪堡基金學者孫周興教授做了題為“尼采與現代美學精神”的講座。講座由哲學系系主任陳立新教授主持。此場講座為EON4平台2017年知名學者學術講座第20場,也是 “哲學閱讀季——愛智者系列講座”第五場。
孫教授從尼采早期《悲劇的誕生》談起,認為尼采雖有所謂“實證時期”,但到《權力意誌》時期◀️,它重歸藝術,復又賦予藝術以形上學地位。此次講座👳♂️⛓️💥,即力圖從“沖突與和諧”🌪、“神話與啟蒙”、“身體與觀念”🤽、“藝術與真理”、“瞬間與永恒”五個方面,揭示尼采美學的精髓及其對現代藝術和當代藝術觀念的意義☝️。
孫教授認為🏔🏠,尼采論及希臘藝術,其本質為酒神與日神之交合🌤💆,而非溫克爾曼所言“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藝術本質是沖突而非和諧👩🏼✈️;從“人話”與“神話”之分為基,闡述了尼采延瓦格納之路🤷🏼♀️,通過藝術重建神話🌥。在此基礎上🎦,啟蒙去魅時代,重新賦予世界以神秘,使世界復魅;從“超人”是大地的意義出發,闡明尼采對“身體”的關註🧑🏽🌾,及對傳統柏拉圖主義超感性世界的批評;從權力意誌出發🤵🏿♂️,說明藝術的非真理性、非道德性;並通過對“瞬間”概念的解釋,闡明權力意誌和永恒輪回的內在關系。而所有這一切都可歸為“生活是無聊而痛苦的重復”的重負𓀘👩🏻🔬,並提出解決方式即創造性的生活。在此意義上,“一次意味著再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