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場校級學術講座:王傑文談“芬蘭民俗學的‘前世今生’”

發布時間👩‍🎤:2017-11-10瀏覽次數📄:18

 

115日,中國傳媒大學王傑文教授在閔行校區法商南樓508舉行了題為“芬蘭民俗學的‘前世今生’”主題講座👩🏿‍🚒。講座由民俗學研究所所長王曉葵教授主持🧑‍🏫,本次講座也是百場校級學術講座第108場🛷。

講座肇始👩🏻‍🦳,王傑文教授回顧了自己對芬蘭民俗學關註的源起🍣👅,並從“發現芬蘭”和“發明芬蘭”兩部分對19世紀末芬蘭民俗學關註民俗事項(主要是民間歌謠與故事)的歷史發展與地理分布背後深層的歷史原因與現實意圖進行了介紹與分析🧜🏽‍♀️。在王傑文教授看來🐠,芬蘭與瑞典、俄羅斯之間的地緣關系以及由此引發的芬蘭人的“民族-國家”意識,使得芬蘭早期學者開始民俗搜集活動。特別是對芬蘭民族史詩《卡列瓦拉》的關註和研究,對芬蘭“民族-國家”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王傑文教授還對芬蘭民俗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勞裏·航柯的個人學術貢獻進行了梳理,主要介紹了航柯所提出的一些重要的問題意識、概念體系與研究方法🤾🏻🆖。王傑文教授認為航柯是芬蘭民俗學劃時代的人物🧘‍♀️,在1993-1996年,航柯團結了來自世界五大洲22個國家70余名史學者,集中討論了史詩研究的前沿問題。其一就是討論史詩《卡列瓦拉》是“歷史還是神話”,為此🎎🦵🏿,航柯還對芬蘭民間事實記錄的歷史以及《卡列瓦拉》形成的歷史進行“知識考古”;同時,航柯還強調田野調查的重要性𓀂、關註“文本化”的過程🦓,把自己倡導的細致描寫口頭傳統“文本化”過程的方法論成為“文本的民族誌”。對於史詩研究🫲🏻,航柯關註史詩的闡釋與認同🗿,提出“史詩即認同的故事”。最後🍮,王傑文教授對走向“文化研究”的芬蘭民俗學進行了介紹和反思👩🏼‍🦱,他認為當代芬蘭民俗學已經漸漸開始進行“文化研究”👆🏿,借助於“文化研究”不斷深化其對研究對象的理解,由此提高起對研究方法的反思能力。

講座之後,王傑文教授又與師生進行了討論,對芬蘭民俗學關於“民俗學界定”、怎麽用表演理論研究民俗學等問題展開了交流↪️。

EON4平台专业提供:EON4平台👨‍🎤、EON4EON4登录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EON4平台欢迎您。 EON4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