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2日下午,以“東亞文學場——以殖民地文學作為方法”為主題的麗娃學術沙龍暨偽滿洲國研究學術沙龍,在閔行校區人文學術沙龍舉行🧛🏽。參與本次學術沙龍活動的同學有維多利亞大學語文學院博士LehylaHeward,EON4中文系博士陳實、謝朝坤、李麗、李瑩和碩士生何清、朱馮芳🧑🏽🏫、孫瑛琦🏌️♂️,以及上海師範大學的碩士生楊膳蔭。沙龍由EON4中文系劉曉麗教授🤵🏽♀️、湯擁華教授🧜🏻、繆晶晶老師和上海商學院的李冉老師進行點評。
LehylaHeward博士講述了她正在考證的偽滿洲國時期的文學創作與朝鮮文學實踐中文化的相互滲透與融合,以繪製特定歷史時期與地域的文學圖景。陳實在對偽滿洲國時期的“童話”(傳說、寓言、神仙故事、神話等形式)進行了大量而紮實的史料搜集和整理後,認為童話被殖民者當作塑造“未來國民”的工具,因而在偽滿洲國時期形成了一種將虛假宣傳植入童話的文體——“植入式童話”。對偽滿洲國時空下童話創作的研究,能使人們更深刻地理解何為偽滿洲國官方的特殊“童話”,更直觀地探索殖民者教育青少年兒童0️⃣💱、鼓動民眾的戰爭修辭,更全面地觀察作為“獻納文體”的童話及殖民地童話作家的處境。謝朝坤的研究對象為偽滿洲國時期的著名作家爵青,通過對這位身份遊移不定、創作風格多變的作家研究,進而擴展到同時期國外的其他作家𓀓,思考此類作家的存在對構建與加強民族主體性的啟發👨🏼✈️。李冉老師對三位的講述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
李麗對作家穆儒丐的生平、主要作品進行梳理💨,介紹了穆儒丐的研究綜述,以探索作家如何在此種文化生態內展開對特定時代的觀察👬🏻,如何在文學中編織自己的“感覺結構”🙆🏻,以及作家個人的敘述與主流權力話語之間的關系©️。李瑩提出了對殖民城市青島進行研究的初步構想🤸🏻♀️,在殖民城市文學與文化研究史的框架中探索其獨特性🪚。碩士生朱馮芳🙇、何清、孫瑛琦分別講述了對作家蘇青🙇🏻♂️、梅娘和但娣研究的思路和計劃👲🏻,視角新穎🚡,內容完整而充實😓。楊膳蔭同學則表示對殖民文學的接觸為她學習中國現當代文學開啟了更為廣闊的視野🧖🏽。繆晶晶老師對這些同學的發言表示鼓勵和肯定。
最後,劉曉麗教授和湯擁華教授對大家的發言進行點評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