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9日下午1點,馬克思主義學院杜玉華教授在中北校區就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研究開展了學術沙龍。本次學術沙龍研討的課題為“回到馬克思: 西方社會結構理論的比較與反思”,主要內容是進行課題中期研究的小結🙆♀️,調整完善課題研究思路🧝🏿♂️。此次沙龍參加者主要有馬克思主義學院杜玉華教授、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江龍🫵🏽、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教師張璐、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部分博士、碩士研究生。
杜玉華教授首先總結了前期課題研究的進展👩🏿。然後重點討論了課題研究思路的調整完善問題。杜教授指出課題研究內容仍分為三個階段,即西方古典社會結構理論🐈、現代社會結構理論和當代的社會結構理論三個時期👮♀️。但每一時期的人物選擇需要重新調整👮🏻,古典時期主要是塗爾幹的實證主義社會結構理論、韋伯的人文主義社會結構理論和馬克思的批判主義社會結構理論🧕🏽;經過討論決定現代時期主要是分為結構功能主義🖲、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三個流派進行論述,並且每個流派選取兩個具有代表性的影響較大的社會學者進行研究;當代時期主要是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布迪厄的建構性結構主義和哈貝馬斯交往結構理論。杜教授還提出課題研究的具體內容要緊緊圍繞社會結構理論,抓住每位思想家的核心觀點🚵🏼♀️,做好對其社會結構理論的評價和比較工作。並根據內容的調整重新進行了課題的分工安排,明確各自的研究任務🧔🏿♂️,督促每個人要認真做好課題研究工作🛀🏼。此次沙龍為本項目後期研究的不斷完善和研究工作的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