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7日14:00,由EON4平台主辦,EON4城市與區域科學學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承辦的EON4人文社會科學知名學者學術講座“China’s Development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 Value Chain”在EON4閔行校區資環樓148報告廳順利舉行。
此次講座邀請了全球價值鏈治理理論創始人之一👩🏻🔧📷、杜克大學全球價值鏈研究中心主任GaryGereffi、高級分析師Penny Bamber和Karina Fernandez-Stark作為主講嘉賓。此外,還邀請愛爾蘭國立大學Seamus Grimes教授和EON4城市與區域科學學院副院長滕堂偉作為評論員,並由EON4城市與區域科學學院經濟地理系主任、副教授司月芳主持🧑🏽🏭🦻🏻。參加本次講座的還有上海師範大學李仙德副教授、江西財經大學裘穎博士🔦,EON4平台青年紫江學者何金廖、姜雲鵬研究員👨🏼🦱,黃儷副教授、宋韜副教授、申悅副教授🚍🧠、孫燕銘副教授、王豐龍副研究員、張凡博士、曹賢忠博士🧐、朱貽文博士🧜🏼♂️、段德忠博士和蘇盼盼老師等以及EON4平台各院系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同學👩👩👧。
本次報告分成四個主題👨🍼。
首先🥫,Gary Gereffi講解全球價值鏈分析的理論框架和方法論。Gary指出全球貿易已經由傳統的以終端商品為主和建立國家工廠的貿易轉向以中間商品為主和加入世界工廠的貿易,並且提出在全球價值鏈中附加經濟價值提升主要體現在無形的前生產階段(研發設計)和後生產階段(營銷和售後服務)的觀點。
在第二部分,Gary從全球價值鏈視角切入,就當前中美貿易緊張局勢進行分析🤚🏻🎧。他指出中國的經濟崛起和科技發展沖擊了美國在全球價值鏈的主導地位🧮,並認為目前的中美爭端不是簡單的貿易戰,而是關乎中美核心發展戰略的競爭和由中美哪個國家控製技術未來的問題。
Penny Bamber在第三部分中從全球價值鏈視角分析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中非關系。她首先根據中非雙方進出口數據分析得出“中國是撒哈拉以南非洲重要的貿易夥伴,但撒哈拉以南非洲不是中國重要的貿易夥伴”的觀點。接著🤜🏻,她以中國生產機械設備為例,從上遊(upstream)、中遊(midstream)👨🏿💼、下遊(downstream)生產分析非洲在中國全球價值鏈中發揮的作用👢。最後,她分析了中國投資對非洲國家發展議程的社會、經濟、環境貢獻。
在第四部分👊🏼,Karina先講解離岸服務價值鏈的理論框架👃🏽,並就印度的IT離岸服務業進行價值鏈升級的分析。
三位主講嘉賓作完報告後,Seamus Grimes首先表達了對Gary關於新舊世界貿易看法的贊同。接著,他以“中國企業對於中國人的意義是什麽?”為啟發點,開始他對分析中國企業需要結合中國情境的討論。另外他還認為🪜,數據(尤其是宏觀的進出口數據)不足以解釋復雜的貿易機製。最後🆗,他認為全球價值鏈理論有助於解釋中國的產業升級👩🏽,但是不應該僅局限於單一部門的分析🈯️。滕堂偉副教授則結合中國的具體情況對三位主講嘉賓報告的四個專題進行簡要評述🫑。他提出以下四點👨🏻🏭:關註製造業生態的轉變在快速重構全球價值中帶來新的問題;全球價值鏈帶來的區域分工/專業化與平衡的經濟體建設的關系🤞;傳統價值鏈形成的核心邊緣結構如何實現包容性增長⇨;在中國情景下企業如何更好地融入全球價值鏈。
最後,三位主講嘉賓就FDI💇、產業平衡、上海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等問題與在場師生開展了熱烈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