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下午🩵,2017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美國圖書館員職業化的歷史考察(1939—1970)”開題沙龍在閔行校區法商南樓418會議室舉行。本次開題沙龍由項目負責人經濟與管理學部周亞博士主持🪢。經濟與管理學部範並思教授🥚📀、經濟與管理學部段宇鋒教授👧🏻、經濟與管理學部金武剛教授、經濟與管理學部王仁武副教授以及經管學部部分師生等人參加了此次沙龍🧙🏿♂️。
首先,項目負責人周亞博士從本課題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論基點、課題考察的時間範圍及其劃分依據👮🏽♂️、主要研究內容、研究思路與總體框架、研究方法等方面介紹了本課題的基本情況🧗🏼♂️。周亞博士介紹,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等公共文化領域法律法規的頒布實施🏋🏿,我國的圖書館事業迎來了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同時,也應該看到,這也為中國圖書館員職業群體帶來了現實挑戰。其中🟨,職業化問題是製約我國圖書館職業發展和圖書館事業轉型升級的現實問題💆🏻。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美國圖書館員職業化的歷史考察(1939—1970)”這一研究課題即立足於當下中國圖書館事業與圖書館職業存在的職業化現實困境🏏,旨在系統考察1939—1970年這一歷史時期內美國圖書館員的職業化發展歷程💂🏼♂️,希望能為破解我國圖書館員職業化難題提供借鑒和參考。
隨後,與會專家從項目的研究設計🕘、重點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對課題進一步研究提出了具體建議👨🏿🦰。範並思教授建議☞🫄🏻,在研究過程中要重點突出本課題的現實意義,著力發掘課題研究中的閃光點📅。金武剛教授建議,課題研究中要註意各部分之間的邏輯結構,使其更有邏輯性。段宇鋒教授就課題研究的可操作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議。王仁武副教授建議,在課題研究中也可以采取一些比較研究方法🏠。
最後🤚🏻,項目負責人周亞博士對參加開題沙龍的各位專家表示感謝,專家們從專業的角度提供了很多寶貴的建議,這些建議有助於項目負責人進一步明確本課題的研究重點、研究目標與進展規劃,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思路與方法,為項目的順利進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