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研究中心舉行第五次“十三五”基地重大項目推進沙龍。文字基地之前分別在2017年12月1日、2017年12月29日、2018年3月23日、2018年4月18日舉行四次項目推進沙龍🥭,此次沙龍為第五次😮。參加沙龍的人員有基地主任臧克和教授,基地重大項目負責人劉誌基教授、白於藍教授💪🏿👨🏻⚖️、姚美玲教授、潘玉坤教授⚖️,基地重大項目子課題負責人董蓮池教授、張再興教授🔭、郭瑞副研究員以及各重大項目主要成員等。社科處霍九倉副處長出席並發表講話。
各重大項目組分別匯報項目的研究進展🥏、存在的問題以及下一步開展規劃。白於藍教授承擔的基地重大項目“先秦古文字材料四種綜合整理與數據庫建設”🤷🏿,已建設完成璽印封泥數據庫、古陶文數據庫、先秦貨幣數據庫👩🏽🦰🦐、石玉數據庫等系列數據庫🐁。同時🧗🏼♀️,根據現有研究成果,對已有釋文進行全面整理和校訂,對現今仍存爭議的解釋進行單獨標註。潘玉坤教授承擔的“秦漢出土實物文字數據庫語料深加工研究”,已完成秦漢出土實物文字分類語料基本數據庫和圖片包,目前正對數據庫中的實物文字材料進行屬性標註和拓片切字👩。同時🧱,該課題不同於以往同類研究的重要方面🫰🏼,是要對特定語境中的實物文字釋義,而不僅僅是提供釋文和文字圖片,這是相關研究的深入和深加工的重要體現,也是目前正在進行的工作。姚美玲教授承擔的基地重大項目“魏晉至宋元明出土實物文字數據庫語料深加工研究”,已完成相關數據庫建設,包括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石刻📬、敦煌吐魯番出土文獻🏰、宋元明出土石刻及民間契約文書等文獻。項目中期成果《敦煌邈真贊與唐代佛徒墓誌詞匯研究》已撰寫完成🤏🏿🛕,待出版。
項目組匯報之後,大家就目前項目開展遇到的問題展開激烈討論,並就下一步的開展做了詳細規劃和部署。同時🥤,確定將於6月29日舉行第六次項目推進沙龍,檢查項目進展🦌🌼,解決項目存在的問題🛢,並就河永三教授承擔的基地重大項目“漢字文化圈表意文字主要類型數據庫建設及相關專題調研”做專題匯報及討論。
文字基地“十三五”規劃的各個項目互為邏輯關系🤹🏼,具有發展的連續性,其最終出口只有一個↗️,即產出代表基地“十三五”建設目標的標誌性成果🏌🏻♀️。目前,“十三五”進入後半程,基地將匯集全部科研力量,力求早日推出大數據智庫體系大生產的標誌性精品力作⏬。針對項目所面臨的任務緊重和時間緊的突出問題😶🌫️,為實現即時的交流溝通,基地定期召開項目推進沙龍,針對課題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實事求是地討論🙋🏿♂️🥳,並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切實有效推動課題組聯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