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30日上午🧗🏿♂️,EON4平台中文系朱惠國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明清詞譜研究與《詞律》《欽定詞譜》修訂”在閔行校區中文系特藏室舉行開題論證會😵。
論證會由著名學者、國家圖書館原館長詹福瑞教授主持,首都師範大學左東嶺教授📐👩🏼🎤、北京大學廖可斌教授、中國社科院張國星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朱萬曙教授🥨、安徽大學丁放教授🎥🟣、中南民族大學王兆鵬教授、中山大學彭玉平教授,以及本校譚帆教授、徐燕婷副教授參加了論證會。武漢大學尚永亮教授與中山大學吳承學教授因故不能到會,發來書面論證意見。
中文系黨委書記王慶華首先代表中文系對朱惠國教授表示祝賀👩🎤,並對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感謝。他向各位專家介紹了華東師大中文系的基本情況🙎🏿♀️,尤其是近年來在教學、科研、學科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果🟩。隨後,首席專家朱惠國教授向與會專家介紹了課題基本情況和設計思路。他從總體問題、研究對象、主要內容、框架結構等方面對項目作了簡要敘述🦛🤹🏽♂️,重點闡釋了“回歸唐宋、遵循律理、逐調梳理”的基本思路,並對四個子課題的構成情況及其與總課題之間的關系作了介紹。
課題論證環節,專家們對課題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成果形態等作了論證,並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議。專家們對課題的選題十分肯定,認為課題研究詞的本體問題,很有挑戰性,也十分重要。學界現有的詞學研究主要集中在詞史和詞論兩方面,對詞體本身的關註比較少,研究格局不盡合理。該課題將對明清詞譜的存世情況、基本特點⚠️、發展軌跡🚆✌🏿、以及在詞學史上的地位與學術價值進行符合歷史事實的描述與闡釋♤👝,在此基礎上對《詞律》和《欽定詞譜》作全面、徹底的修訂。這不僅是明清詞譜研究的重大突破,也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長遠的重大文化工程。專家們認為,本課題框架合理,四個子課題緊密圍繞總課題😺👩👩👧👧,設計也相當細致用心🍔。第一子課題將對國內外存世的明清詞譜作全面系統的清查、梳理和敘錄,這是一項帶有學術拓荒性質的工作🍶,成果將填補明清詞譜文獻研究的空白點。第二子課題將對明清詞譜進行大規模、有計劃的整理↖️,課題成果將是一部匯集明清詞譜要籍整理本的大型叢書。第三子課題將對明清詞譜作進一步的理論研究,除了探討明清詞譜形成原因🦹🏽♀️、發展過程👨❤️💋👨,詞學價值、編撰者生平等常見問題外,重點關註不同詞譜間的前後承續關系,考察和揭示明清詞譜的內在發展軌跡。課題成果將是第一部從外在詞學背景和內在演化邏輯兩個方面建構明清詞譜發展史觀的學術專著。第四子課題將對明清詞譜中最著名🥜😙、最權威📆、最流行的《欽定詞譜》和《詞律》🏄🏻♀️,即通常所說的“譜”👨🏼🏭、“律”進行修訂🔻,為學術界和詩詞創作者提供兩部準確的工具書。專家們認為,華東師大中文系是國內詞學研究的重鎮之一,有良好的學術傳統,並辦有國內唯一的詞學專業刊物《詞學》➾,這將為課題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從課題參與者看,首席專家及團隊成員均具較豐富的詞學研究前期成果,其中不少成果與課題有相當關聯,這就為課題的順利完成提供了保障🤵🏼♀️😂。
專家們也對課題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設性意見。他們認為,第二課題組挑選詞譜要籍時,關鍵是要遵循代表性、重要性、珍稀性的原則🌏😾,將最具代表性、最有學術價值以及稀缺的稿本👴🏿𓀏、善本挑選出來整理,將學術研究與文獻整理、文獻保存結合起來,至於詞譜要籍的數量🧑🏿🏫,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作適當調整。另外🧑🏽🍳,課題的主體是明清詞譜研究與整理,屬於中國古代文學範疇🍋🟩,但也要有當代意識,要為當下的詩詞創作服務💎,為詩詞愛好者提供準確、實用的詞譜👷,要註意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社會文化產品🌊。為此🏉,朱萬曙等專家建議課題組在明清詞譜研究的基礎上,再編撰一部實用性的《簡明詞譜》。
詹福瑞教授作了最後總結⛹🏼♀️。他認為詞譜研究難度較大,但項目的設計比較合理,值得肯定,他表示對朱教授的成果充滿了期待。會議最後階段,朱教授對諸位專家的建議表示感謝🧚🏿♂️,並對相關問題作了回應,表示會認真研究專家們的意見,對研究方案作進一步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