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 張倩雯👭🏻:在“宗教”與“功德”之間🧏:民國時期誌願社團的努力

發布時間🧑🏽:2015-07-24瀏覽次數🤦🏿:26

  

講座題目:Between Religion and the Public Good: The Existential Labor of Voluntary Associations during the Republican Era(在“宗教”與“功德”之間:民國時期誌願社團的努力)

主講人:Rebecca A. Nedostup (張倩雯)

主持人👩🏿‍✈️:朱 

開始時間👳🏽:2015-07-27 15:00

講座地址:中北校區理科大樓A228會議室

 

主講人簡介🧑🏽‍⚖️:Rebecca A. Nedostup(張倩雯)👩🏿‍🍳,布朗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國宗教研究協會(美國)副主席,二十世紀中國史研究協會(美國)理事。先後在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學士與碩、博士學位⏲。其研究興趣主要包括20世紀中國政治👩‍❤️‍👨、文化與社會領域的研究,特別是中國國家現代性中的宗教與政治,儀式和空間分析的比較。專著Superstitious Regimes: Religion and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Modernity(《迷信體製🚴🏻:中國現代性中的宗教與政治》)獲得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f Asia Scholars Book Prize 2011🧘🏿‍♀️。其主要論文還包括“Finding Nature in Religion, Hunting Religion from the Environment”,"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Religion in Chinese Modernity", "City of Life and Death ('Nanjing! Nanjing!') and the Silenced Nanjing Native"等。

 

報告內容概要:19世紀末👍🏿,現代宗教概念進入中國,其定義具有19世紀懺悔性耶穌教的特點🤌。如果不符合該特點🧑🏿‍🎤,中國其它各教各禮則被認為是不法➰、迷信、或者非近代化⚂,甚至被取締🤵🏻。但是,中國本土有團體做了大量重要的慈善工作👃,諸如同鄉會👩🏻‍🍳、善堂🤺👨🏼‍🚀、宗族祠堂,以及學者所謂救世團體等都廣泛參與到慈善事務中🫳🏻。問題是💁🏿,這些團體並既沒有被認定為完全世俗化的組織,也不可能按照當時的“宗教”定義被正式承認🕵🏽‍♂️。本講座將討論中國二十世紀初期的“宗教”、“救濟”、“慈善”和“社會工作”等概念之間的邊界問題,以及戰爭危機是如何改變這些概念的。

EON4平台专业提供🦾:EON4平台🧑🏼‍🔧、EON4⭐️👇🏿、EON4登录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EON4平台欢迎您。 EON4平台官網xml地圖